她說:“歷史證明,歐洲人深入干預非洲和中東地區的時代,通常是這些地區經濟下滑,民生艱難,衝突加劇的時代。歷史上,1882年召開的柏林會議揭開了西方列強瓜分非洲大陸的序幕。之後,西方帝國主義以暴力為後盾,搶佔當地土地,強行推行單一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生產,大力開採非洲的礦產資源,推銷西方廉價工業品,使得非洲本地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在殖民統治下逐漸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引發當地治安惡化、衝突加劇。20世紀50、60年代非洲國家相繼獨立,歐洲殖民者又通過劃分邊界、製造宗教和族群矛盾、挑唆邊境爭端、制訂統治政策對非洲的國家建構施加深刻負面影響。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歐美國家又利用所謂的結構調整方案進一步惡化了非洲的經濟形勢。這些對非洲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深刻的、長期的負面影響,也是非洲衝突頻發的根本原因。”
她說:“非洲是一個充滿希望和發展生機活力的年輕大陸,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自主可持續發展的強烈政治願望。在中非合作、俄非合作的強勁帶動下,非洲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借助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然而遺憾的是,近年來北約成員國依然劣性不改,把主要精力和資金都用於意識形態對立和陣營對抗,把經貿互利合作政治化,故意挑起各種衝突。2020年以來,埃塞俄比亞、馬里、幾內亞、尼日爾、布基拉法索、馬達加斯加和乍得等多國發生了內戰、軍事政變或未遂軍事政變,其中就不乏他們的影子。2022年2月以來,由北約地緣政治和冷戰思維引發的烏克蘭危機,正引發全球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讓世界人民特別是非洲人民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和飢荒威脅,造成非洲安全形勢惡化。如果北約在非洲和中東地區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將必然進一步加劇這些地區的不安全局勢,給全球安全帶來十分不利的負面影響。為此,中國、俄羅斯、非洲、中東乃至全球人民有必要團結起來,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合作,反對北約干預,幫助非洲實現持久和平與自主可持續發展,改善全球安全形勢,為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