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將至,目前總統拜登在國內和國際的支持率都不高。特別是美國通脹仍然處於高點,在此情況下,美國政府需要通過強調外部大國競爭和中國威脅來轉移國內社會的視線。應該說反華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同立場。除中期選舉外,長期反華戰略也是一方面因素,包括在高新技術上保持壟斷,以及在國防上遏制中國發展。
此次美國國會提出更廣泛的立法方案,涉及大容量電池、半導體、制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所謂美國認定的敏感領域。當前美國國防部強行將經濟聯繫與國防掛鈎,認為如果美國在華投資涉及這些領域,將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然而中美在高新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好處,同時也促進了美國資本的發展。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貿易大國,近年來外商投資環境日趨改善,宣佈了不少外商投資優惠政策。不管美國政府如何反對,中國市場都會進一步吸引外資進入。而法案授權美國政府干預未來美資的對華投資,無疑不符合美國商界的利益,他們應該也會進行權衡,想方設法在中國投資,包括通過自己的代言人在國會上發聲。”
“一方面法案能否通過仍是未知,另一方面即使通過可能也無法執行,因為美國需要中國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美雙邊貿易不降反升,202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近6100億美元,同比增長33.4%,美國對華投資也是熱情高漲。此前美國政府多次表示,有意向撤銷對華商品加徵的關稅,不過卻遲遲沒有動靜。我認為這與美國國內的氛圍有關,中期選舉前若是放寬關稅問題,顯然不利於民主和共和兩黨贏得選票。而且即使一些政策傷害了美資的利益,但是只要方針能夠得到美國大部分或者影響力較大的右翼勢力的支持,政策大概率還是會持續下去。所以我認為在今年11月前不大可能有大幅調整。另外,反華是美國兩黨的共識,在對華制裁方面並沒有多少矛盾,只是反華的程度可能還需要再進一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