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擴大“中國行動計劃”的實施範圍?

美國正重審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此倡議旨在防止美國華裔學者搞間諜活動。美國司法部承認,倡議過於狹隘,只針對中國。同時,美國政府還強調,將繼續打擊盜竊知識產權和對國家安全研發所造成的威脅。
Sputnik
“中國行動計劃”,是特朗普執政期間通過的反華文件。根據文件內容,美國科研機構,應仔細檢查自己的員工,是否與中國研究機構有關係,其中包括與中國的軍工綜合體。華裔美國人備受關注,他們被懷疑與中國同行有非正式關係。其結果是,美國大學研究人員,很難獲得國家資金支持,尤其團隊中有華裔工作者。
特朗普政府採取這些必要措施的依據是,北京似乎在國家層面對美國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積極實施非法轉移。美國政府在科技領域通過的反華措施藉口之一是中國的“千人計劃”。中國以此有意從國外吸引人才,尤其是華人。中國政府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根據美國智囊中心“馬可波羅”的統計,10名華裔中有9人在美國獲得高等教育和科學職稱,在美國工作時間超過5年。這樣,“千人計劃”本身,是為了給華裔科學家創造不低於美國的科研條件。同時,他們沒有語言障礙,對社會文化環境更為熟悉,而且,為祖國工作也是促使他們回國的額外激勵因素。
而美國認為,中國行動中含有某種“險惡”用心。似乎,北京關注那些在美國科研機構工作的華人,目的是獲取美國的技術和現代研究成果。換句話說,美國認為,這些科學家利用美國資金從事科研,然後將其轉交給中國。聯邦調查局局長指出,每12小時,都啓動某項針對中國的調查。在“中國行動計劃”框架下,數十位科學家遭到護法機構的指控。
有時,美國人也被懷疑“雙重遊戲”。比如,哈佛大學的查爾斯·利伯教授,被指控在獲得聯邦科研資金時隱瞞與中方的關係。但很多送交法庭的案件常常被駁回,原因是證據不足、調查和收集證據時未遵守程序。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陳剛教授被判無罪,儘管如此,教授的聲望遭到破壞,原因僅是他是華人。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龔洪烈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中國行動計劃”的目的是不惜任何代價遏制中國的科技發展,但最終,首先打擊的是美國人自己。
他說:“這種擴大化的行為無疑對兩國科技合作,包括美國的科技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與該計劃相關的著名案例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時隔一年經過大量調查後,其最終被證明無罪。應該說美國試圖以科技脫鈎的方式打擊中國的發展,包括提出‘中國行動計劃’,結果是使美國自身遭受較大損失,特別是對亞裔科學界和與中國合作的科學家的傷害。兩國的科技合作有自身內在邏輯。長遠來看科技的發展具有擴散趨勢,通常最尖端的科學技術都是由最發達國家或者最有能力規劃科技發展的國家實現的,在已有的規模基礎上,兩國的科技合作將帶來積極的正面促進作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作為科技發展的後來者,受益於改革開放。美國這種對科技合作的打壓,實際上反而不利於美國繼續保持自己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畢竟科學研究是開放式的體系。雖然在合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可能會出現個別負面案例,但是美國將其擴大化成普遍現象,顯然是錯誤做法。不過在這其中,政客可操縱的空間確實非常大。”
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又出新招施壓中國大陸?
現在,美國司法部公開承認,“中國行動計劃”沒能解決實質問題,僅是一種“短視”的表現。另一方面,美國拒絕對外國科學家停止調查,並將該計劃擴大到其它美國認為的不友好國家。美國國家安全總檢察官助理邁特·奧爾森列出的國家有俄羅斯、伊朗、朝鮮和中國。這些國家在知識產權領域將遭受調查。奧爾森指出,此項戰略,將針對具體威脅。事實上,從美國角度看,威脅範圍將變得模糊。這意味著,相關機構將獲得更多的資金,以應對想象中威脅。
2月初,美國眾議院通過法律草案。根據該法案,美國將為科研和國內生產發展投入300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法案計劃撥出520億美元的半導體生產企業科研和補貼資金。此外,還將撥出450億美元的課題費和貸款,支持供應鏈的穩定性。由此,如果法案得到通過並成為法律,這將是美國對抗中國科技影響力的最為堅決的國家支持措施。
澳大利亞總理想借“中國威脅論”獲得選舉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