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如何化解今年外貿形勢嚴峻的問題?

關於中國應如何化解今年外貿形勢嚴峻的問題,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分析稱,中國可以積極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和東南亞國家的貿易發展潛力,並充分發揮數字貿易的優勢,利用資金、政策等措施,積極鼓勵企業“走出去”。
Sputnik
在2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稱,總的來看,在去年6.05萬億美元規模、30%高速增長的基數之上,今年中國外貿形勢十分嚴峻,穩增長的困難和壓力前所未有。
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逯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30%這樣的高增長無法長期維持是正常的,導致中國今年外貿情勢嚴峻的主要原因是各國已經開始適應疫情帶來的影響,相關生產正在逐漸恢復,因此對中國商品的大量需求會有所下降
中國商務部:中國貨物貿易總額連續5年全球第一
談及中國的應對舉措,他說:

“一是維持好現有的訂單,讓訂單下降趨於平緩;二是增加貿易潛力的挖掘,如中國借助中老鐵路發展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三是借助科技,開發新的貿易產品和新的貿易形式,如推廣5G產品並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形式。”

此外,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刁莉還分析指出,大國貿易保護主義勢力的干擾、疫情導致人員流通和服務的不便、人口紅利優勢的逐漸減弱也是今年中國外貿形勢嚴峻的重要原因。她說:

“首先,由於疫情的原因,一方面,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區域組織會對成員國有較大的優惠。而在中美博弈的過程中,中國與歐盟的關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惡化,尤其是去年,歐盟把中國排除在外,直接與越南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這種‘排華政策’對中國而言是很不好的。而另一方面,疫情也給產品的進出口、人員的流動和服務的提供都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其次,中國的傳統的優勢在逐漸地淡化,過去中國是一個加工大國,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的發展,中國的產業鏈已轉移到了中端而且向上游發展,因此中國應該在製造業的基礎上增加服務和技術更新進行更高端的發展。而目前中國仍處在發展硬件的過程中,稍有不足,與此同時,價值鏈低端產業正在向更小的發展中國家轉移,比如越南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

談及如何克服這些困難時,刁莉指出,首先可以發揮中國開展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的豐富經驗,在各個世界組織中更積極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她說:

“我們應該更鼓勵和提倡數字貿易的發展,更加完善涉及數字貿易的相關技術。而除此之外,中國的跨境電商在全球範圍的市場表現非常好,應該借此更積極主動地加入到全球治理中,比如申請加入CPTPP,或者是在RCEP等各種組織中更加主動的表現,還可以在亞投行中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

其次,刁莉還表示,中國還可以利用資金、政策等各種方式支持、鼓勵企業家“走出去”,並擴大“一帶一路”的優勢項目。她說:

“第一,應該更鼓勵企業對外發展,給出口情況良好的企業創造更有利的進出口營商環境,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第二,應推動在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的項目繼續發展,並利用好‘一帶一路’項目的優勢,主動協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現在提倡發展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但短時間內數字貿易只能在中國或者在比中國更發達的國家展開,中國可以對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家有一定的制度傾斜;第三,鼓勵企業進行技術上的改造和更新,尤其是加大對科技創新型的企業的支持。第四,積極舉辦進博會等展覽會,幫助企業進行宣傳。”

此外,刁莉還指出,中國還應在國際關係上處理得更加靈活,尤其需要妥善處理與歐盟的關係,積極與歐盟建立碳中和相關的產業合作。她說:

“在處理與歐盟的關係上,中方應該化被動為主動,與歐盟發展和綠色金融和‘碳中和’有關的貿易活動。此外,目前中國還沒有加入歐亞聯盟,可以通過上合組織與與歐亞聯盟對接,做積極的談判,優先開展民間外交,文化外交,逐漸過渡到貿易對接。與此同時,中國還可以深化和東南亞國家的聯繫,處理好在亞洲的角色和地位。”

中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稱,從需求角度看,疫情反復遲滯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復蘇不均衡導致全球系統性風險在上升。而從供給角度來看,國際供應鏈加速重構,發達經濟體片面追求產業回歸,降低全球資源配置效率,全球供應鏈紊亂和瓶頸效應短期內難以徹底緩解。中國的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綜合成本明顯上升,經營風險和壓力處於高位。
專家: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超出預期 預計2022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都將低開高走
但李興乾強調,我們有信心,實現外貿開門穩,保持全年外貿運行在合理區間。從當前面臨的形勢出發,確定2022年為“外貿鞏固提升年”,著重提高中國外貿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