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縱論俄中軍事合作新階段

俄羅斯和中國2021至2025年間的軍事合作新路線圖的批准使得雙方積極發展國防領域合作成為可能。雙方就加強兩國武裝力量在戰略軍事演習和聯合巡邏方面的互動達成協議。俄羅斯軍事觀察員瓦西里·卡申在對衛星通訊社發表評論時表示,俄中軍事合作可能迫使美國為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雙重遏制”政策付出巨大代價。
Sputnik
中國不斷增加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的籌碼
路線圖機制是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幾年前提出的,它著眼於一段相對長的時期,以取代此前執行的年度軍事合作計劃。 2017 年制定了2020 年前的軍事合作路線圖,這使得從組織角度來說計劃舉行規模更大、更複雜的活動成為可能,例如首長司令部戰略聯合演習(其中第一次演習是“東方-2018”) 。
2019年,俄羅斯和中國就新的軍事合作協定所做的工作為人所知。 1993 年 10 月,中俄兩國國防部簽署了第一份軍事合作協定,旨在確保軍事技術合作的需要和維持邊境地帶互信的措施。協定中對軍事裝備運行經驗交流和互派代表團以及其它多種形式的協同動作予以關注,但並未提及聯合演習,而俄中兩國實際上自2005年便開始定期舉行聯合演習。
可以推測新冠肺炎(COVID-19 )大流行減緩了新協議的工作。然而,儘管發生大流行,但俄中兩國的合作並沒有止步不前。 2021年,在聯合演習、參加軍隊運動會、遠程轟炸機聯合巡邏等合作形式之外,增加了一種新的互動形式。首次進行了軍艦聯合巡邏。
今年舉行的聯合演習的特點是在提高兩國軍隊的業務兼容性方面取得了進一步進展。這樣,在莫斯科和北京與華盛頓的關係持續惡化的背景下,俄中雙方都有進一步加強軍事合作的意願。 “路線圖”機制使得向著這個方向高速推進成為可能。
截至目前,俄中軍事互動已經成為影響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軍事政治形勢發展的重要因素。美國及其盟友在規劃在歐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行動時會考慮這一因素。
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缺乏軍事同盟協定和簽署此種協定的意願的情況下,定期聯合演習和其他類型的活動(其中包括軍艦巡邏和轟炸機聯合巡邏)將為潛在對手造成了戰略不確定性的局勢。
中國以空中演習回應美國在南海活動的增加
對手在世界某一地區準備對莫斯科或北京採取行動時,被迫考慮在歐洲和亞洲同時採取協同反擊行動的可能性。這樣,規劃變得更加複雜,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軍事準備成本上升,對我們兩國之中的一個國家發動軍事衝突的決策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俄羅斯和中國的軍事合作現在已經有助於俄羅斯和中國在花費不大的情況下(與常規作戰訓練措施相比)迫使美國為其(針對中俄的) “雙重遏制”政策付出巨大代價。中國和俄羅斯具有一切機會發展這種合作,而無需把這種合作轉化為正式軍事同盟的形式,因為後者會給俄羅斯和中國與重要地區夥伴的關係帶來限制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