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掃除“泛國家安全化”陰影,可促進中德貿易進一步突破

中德貿易在2020年經受住了疫情的衝擊,實現了逆勢增長。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投資帶來的更緊密的經濟和社會交往能夠為中德注入新的動力,未來雙方的合作前景會更加廣闊。而要想實現雙邊合作的進一步突破,中德之間需要對“泛國家安全化”進行深入討論。
Sputnik

德國外長警告對俄羅斯和中國進行經濟孤立的危險
中德貿易為何實現逆勢增長?

據報道,德國聯邦統計局22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德貿易在新冠疫情下仍增長3%,總額達2121億歐元。中國已連續第五年位居德國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貿易夥伴。

報道稱,2020年,中國是德國第二大出口目的國,並與第一名美國的差距再度縮小。德方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共進口價值1038億歐元的德國商品,中國自德國進口額為959億歐元。

中國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胡春春指出,中國迅速地從疫情的衝擊中恢復了經濟和社會秩序是中德貿易逆勢增長的首要原因。他具體分析:

“首先,中國整個的新冠疫情處理措施非常的果斷、及時,在主要的經濟體中,中國是第一個走出新冠疫情的衝擊、恢復到正常經濟秩序、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中國在2020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經常帳戶盈餘最大的國家
其次,能夠看出來中國在世界整個經濟或者貿易格局中佔據了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德除了有些傳統貿易受到了衝擊之外,其他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增長點。比如,中國能夠為德國源源不斷地提供抗疫物資。

再者,德國在一波又一波疫情的衝擊下,社會和經濟秩序尚未恢復。所以,出現了一些對居家辦公以及居家生活商品的需求,而這些又恰是中國出口到德國比較有競爭力的一些產品。比如,德國需要進行線上教育的時候,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路由器等來自中國的產品的需求量是非常之大的。”

中德貿易的後續增長動力是否強勁?

胡春春認為,中德貿易繼續擴大的動力十分充足。因為中德互相出口的產品在目前這個階段是有相當強的互補性的。而且,《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簽署也為中德接下來的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

他說:“中國能夠提供給德國大量電子產品、防疫產品,包括將來德國經濟社會生活恢復正常的話,它會需要很多的消費品、服裝等等。而德國傳統的出口強項,比如說汽車,以及我們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它很有競爭力的農產品,比如像豬肉等等,這些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上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當然前提條件是大家的經濟生活要恢復原有的秩序。”

美國繼續與中國“關稅戰”將重創自身
德國需要破除“美國優先”留下的陰影

專家強調,過去四年由於受到“美國優先”以及美國輿論的影響,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國家出現了一種“泛國家安全化”的傾向。中德之間的合作如果想要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對於這個問題需要有一個開誠布公的討論。

胡春春說:“在我們的傳統理解上,國家安全應該是一個政治領域的話題,但是在過去的幾年由美國開始,逐漸地把國家安全的概念泛化到經濟領域,甚至是社會和文化交往領域、人文交往領域,實際上這對中德構成了‘陰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華為在歐洲各個國家,包括在德國的市場進入。華為能不能受到公平的對待,這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受到美國話語的影響。”

此外,專家還指出,不要只著眼於解決雙方經貿之間存在的阻礙,還要看到中德可以通過共同的合作,把經濟蛋糕做得更大,通過發展來解決既有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可以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通過深化全面的投資保護,使雙方的經貿關係更為緊密,那麼通過這種發展來把這些既有的問題給解決掉。”胡春春補充說。

德國總理默克爾19日在七國集團峰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強調,七國集團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據報道,默克爾認為,疫情之後的經濟需要持續性的復蘇,氣候問題與疫情一樣,都是全球性的挑戰,因此世界各國需要加強多邊主義。為了重建世界經濟體系,七國集團希望加強與二十國集團,尤其是與中國的合作,七國集團將致力於此並加強交流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