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中國公司不會影響實體經濟

美國投資銀行仍將中國公司股票及其相關的衍生品除牌。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通已宣佈提早終止在香港發行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股票的相關衍生品的買賣。據報道,美國投資銀行將在1月22日之前從投資者手中回購這些衍生品。
Sputnik

專家:台北當局終將成為美國的“棄子”
去年年底美國商務部將數十家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理由是美方認為這些公司與中國軍工企業有著直接或間接聯繫。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者投資黑名單公司的證券。該法令於2021年1月11日生效。黑名單包括航空航天、科技、電信行業的公司,包括科技巨頭華為、浪潮集團等。
紐約證券交易所決定從三家中國電信公司——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開始除牌程序。美國企業和監管機構之間圍繞除牌中國公司的必要性沒有統一立場。否則就難以解釋為甚麼紐約證券交易所最初宣佈除牌,但幾天後又取消了該決定。美國政府,包括財政部長姆努欽,馬上表示不同意這一決定。結果華爾街決定再次摘牌。
美國投資者和企業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幾十年來中國公司在美國交易所籌集了1400多億美元的資金。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統計數據,僅在2020年前10個月,中國高科技領域的海外投資就增長27.8%,而國外對華R&D投資增長82%。根據英國分析公司Mergermarket的數據,從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美國公司在華並購投資增長69%,達113.5億美元。
顯然美國制裁中國公司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美國的商業利益毫無共同之處。例如,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而言,從投資者那裡購回衍生品屬於額外費用。而根據香港交易所的估計,這些美國制裁不太可能對整個香港結構性金融工具市場產生嚴重影響。香港的衍生品市場仍為世界之最,擁有12000多種衍生品,價值17.8億美元。其中有484種衍生品被美國退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學院黃衛平專家也同意,僅憑目前的制裁不會給香港經濟造成太大損害,但卻開創了危險的先例。黃衛平專家說:

“考慮到後續還得觀察拜登行政當局的走向,我想這一事件還存在不確定性。不過從幾大券商的行為來看,他們大概率判定拜登上台後會堅持這一行政禁令,故而才會撤出香港市場。我認為港交所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應該不會對港市造成巨大的影響。但是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一旦開了頭,他人對於中國企業在香港和其它地區上市產品的信心就會下降。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只是對港市本身沒有太大衝擊。不過我想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應對策略,因此我對這一件事不是那麼悲觀。“

特朗普試圖借助台灣來“維持顏面”
北京的反應不久就會到來。中國商務部宣佈了新法規,以保護受到不公正外國制裁的公司的利益。根據這些規則,個人和法人通過其行動為實施和實施對合作夥伴公司的外國制裁作出貢獻,也將承擔責任。另一方面,該規則還為受到外國制裁的公司提供政府援助和激勵措施。專家指出,通過這種方式,美國的中國公司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最脆弱的位置。他們可能不會取得好的結果:要麼受到美國當局的壓力和制裁,要麼失去有前途的中國市場。

當然,不能說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金融對抗過去對中國公司來說是無足輕重的。有某些問題。例如,吸引美元借款變得困難,包括在香港股票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將其對中國經濟的2021年增長預測從8.2%下調至7.9%,其中包括與香港相關的金融風險。然而,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所承認的那樣,無論如何,中國經濟都將比其他國家表現出更快的增長。專家黃為平說,香港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影響不應該被誇大。

«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的GDP約佔內地的1/5,在當時無疑是很有分量的。而現在則只有內地的2%,應該說對內地經濟不會產生過大的影響。另外,香港作為外資中轉站的作用不再似過去那般大。此前由於外資對內地金融財政和企業運行體系不太清楚,有香港作為跳板能夠讓他們感覺心裡更加踏實。而現在外資可以直接來內地,不再需要經香港中轉,所以香港的地位相對來講是在下降。需要清楚的是,當前不再是中國的融資依靠香港,而是香港市場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中國內地的經濟和金融。所以我不認為這件事情會對中國的實體經濟產生極大的衝擊»

專家:特朗普禁止與8款中國支付應用軟件進行交易的影響非常小
在黃衛平專家看來,正是中國發展前景的吸引力促使世界各地投資者增加對華資本投資,儘管面臨各種政治障礙。而且正如實踐所證明的那樣,這些努力沒有白費。以特斯拉為例,它正是因為得益於龐大的中國市場,才進入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由於新冠病毒引起的購買力下降,全球汽車銷量直線下降,但中國經濟和製造業活動的快速復蘇已經讓特斯拉連續五個季度獲利。過去一年該公司在華銷售額幾乎佔總銷售額的一半。即使從政治角度看,其他國家的政府對美國限制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做法也持懷疑態度。去年年底簽署RCEP協議以及中國與歐盟之間關於投資協議要點達成共識,都證實了在危機期間,不管美國與某些國家的政治關係多麼牢固,許多國家已經越來越經常叢經濟和務實考慮本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