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需要尋求妥協並改善對華貿易關係

中國與15個國家簽署了購買20多種商品的合同,其中包括穀物、水果、紡織品和化工產品。這是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初步成果之一。博覽會將於11月10日閉幕。與中國簽訂合同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南非。
Sputnik

澳大利亞的最佳選擇 - 與中國發展貿易並友好相處
巴基斯坦報紙《國家報》在評論此次上海博覽會時特別注意到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以及巴基斯坦公司對中國市場前景的信心,包括在對華供應櫻桃、芒果、棉花、大米、玉米和其他農產品上。該報表示,希望疫情的好轉將為向中國出口芒果提供新的機遇。巴基斯坦芒果的質量可與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的芒果不相上下。

《中國日報》宣佈了上海博覽會期間簽署的一些新合同,但沒有透露向中國提供穀物的新供應商的細節。而合同早在中國對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反補貼稅後不久,就已簽訂。澳洲曾一直是中國大麥的主要進口國。

俄羅斯戰略問題研究所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上海進口博覽會的初步結果評論道:

“渠道多樣化始終為貿易關係中所固有,尤其是在當前,當政治正在試圖為經濟合作發展定調之時。疫情也做出了較大矯正。它給出了清晰而明確的指示:經濟聯繫必須多樣化。即使存在某個受益夥伴,也總應該始終具有至少兩個或三個能填補空白的備用選項,當因某種原因難以與另一受益夥伴建立關係時。”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從貿易摩擦中吸取教訓

據中國海關總署報道,10月份澳大利亞對華進口額較9月份下降0.2%,至104.4億澳元。從1月到10月,這一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

代購會離開澳大利亞嗎?
除非堪培拉糾正對華外交和經濟政策,並阻止其不斷惡化,否則中國在整個澳大利亞購買商品的下降趨勢不會改變,《環球時報》就此評論道。該報指出,雙邊經濟關係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與兩國之間政治關係的基礎有關,因此建議斯科特·莫里森政府採取切實務實的態度來解決對華貿易問題。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說:

“中國告訴澳大利亞應當在這個世界上怎樣表現,當然是可以理解的。美國對保持澳大利亞在自己政治軌道上的興趣更大,而澳大利亞的經濟利益與中國的聯繫更緊密。與此同時,對澳大利亞來說,做出決定將非常非常困難——它將不得不尋求重大妥協,尋找機會來加強和恢復與中國的聯繫,因為澳大利亞的經濟狀況決定於此。它需要鞏固與中國的關係。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世界的火車頭,澳大利亞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以解決本國經濟問題。”

偏見阻礙澳中關係

最近幾個月來中澳關係持續惡化,原因何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王光林就此評論道:

“目前澳大利亞的發展主要依靠亞太地區,同時經濟發展還有一個基本前提,即中澳兩國之間需要維護良好的關係往來。這裡面既包括政治層面,也包括民間層面。如果兩國政府層面的關係出現摩擦,那麼必然會影響到民間的交往,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比如從澳洲進口的東西,包括民間對澳大利亞產生的擔憂,這些心理都可以理解的。”

在王光林專家看來,雙方完全可以改善目前局面。王光林教授認為:

“一方面需要兩國政府首腦從官方層面加強溝通。這種溝通對於跨越一些偏見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民間也需要溝通。實際上這裡面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媒體或者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比如民間報道的偏向性容易導致澳洲百姓對中國不太瞭解。所以民間也應當多加往來。通過民間渠道傳遞正確的報道,讓人們更加理性地看待中澳關係。”

美國的政治變動對澳中關係的影響

許多觀察家認為,在喬·拜登執政期間,新一屆美國政府對華政策與特朗普時代相比可能會有所調整。不過,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認為,即使中美關係突然發生某些變化,也不會直接對北京與堪培拉的關係產生影響。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解釋說:

美國將售澳大利亞200枚“標槍”反坦克導彈 可“發射後不用管”
“澳大利亞已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不應高估美國總統個人對澳大利亞出於地緣政治原因而在眾人皆知的程度上被迫奉行的政治路線產生的影響。美國正竭盡全力通過強大的壓力、經濟壓力保持對自己 夥伴的影響。由此可見,幾乎沒有理由希望美國能在澳對華關係上減輕對澳大利亞的壓力。也不應高估這種壓力的影響。”

無論如何,拜登在競選中的涉華言論與特朗普的言論和行動並沒有太大差別。例如,拜登稱中國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並說他打算強迫中國“按照國際規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