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像擺脫全球金融危機一樣,再次領先

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為《世界報業辛迪加》做評論時,指出中國對2008年金融危機和目前大流行的反應有出人意料的相似之處。
Sputnik

世行:基於新冠疫苗可能問世等,明年中國經濟或增7.9%
評論的題目《中國再次領先》最能體現作者的想法。作者指出,中國像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帶頭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一樣,今天也發揮著類似的作用。冠狀病毒爆發後,中國經濟呈強勁復蘇勢頭,但發達國家卻處於不穩定狀態。

作者承認,兩次危機的性質不同,但兩種情況下,中國的危機應對策略都比美國的有效得多。羅奇提醒道,2008年過後的5年時間里,中國每年GDP平均增長8.6%(按購買力平價)。儘管與從前5年的11.6%相比要慢些,但比美國2010-2014危機後的2.1%高出3倍。

作者預測,大流行爆發後的最近幾年里,我們將看到類似的差距。以下一些想法值得關注。羅奇認為,對新冠病毒的反應,借鑒了2008年的場景,當時,中國將自己的金融市場與美國次貸危機的毒性後果隔離開來。最開始的目標就非常明確:關注動蕩之源,而非伴生損失。投入5964億美元的刺激資金能夠起作用,是因為中國採取了果斷行動,以避免本國市場遭遇可怕的金融“傳染病”。

今天,中國正採取類似的方法:首先通過公共衛生措施,將其公民與致病性感染隔離開來,遏制和減輕疾病的傳播。然後,理性地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加快隔離後恢復。這與美國的方法大不相同。在美國,討論的重點是更多地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而不是採取公共衛生措施來遏制病毒的傳播。


媒體:日本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日經亞洲評論》寫道,中國制定規劃,到2035年前,實現所有銷售的汽車都是“生態的”目標。這對日本專注於混合發動機車企、比如豐田動力來說是利好消息。日本媒體解釋說,到2035年,在世界人口最多國家售出的所有新車中,50%應該是“新能源”汽車:電動發動機、插電式混合動力、或氫燃料電池;而另一半則應是混合動力車。2019年,新能源汽車佔中國新車銷量的5%。據中國最新發佈的路線圖,該比例將逐漸增加,直至達到50%。

值得一提的是,2035年混合動力車將是唯一銷售的汽油發動機汽車。中國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混合動力車將在所有汽油車中佔75%,而到2035年,實現100%。同時,要減少普通汽車的生產和消售。今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中國將努力減少碳排放,以便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市場航空燃料需求回升速度快於全球其他市場
其它情況下,航空燃料消耗的增加被看成對環境施壓的不利因素。但路透社認為,這種增加,是中國經濟恢復正常的信號。今年9月,借助於客運和貨運的快速恢復,中國航空燃料內需幾乎達到新冠病毒前的水平,儘管國際航線還比較虛弱。上個月,國內航空燃料銷售量約為200萬噸(每晝夜523300桶),是2月份以來的最高值,比1月份略低。中國國內航線燃料消耗約佔總量的2/3。航空燃料需求反彈,改善了中國煉油廠的經濟狀況,使它們能夠加工更多的原油。10月末至3月,隨著中國冬季/春季季節性航空旅行計劃航班增加,國內消費量還將進一步增長。


美國法院要求政府在審理期間不得禁用WeChat
《紐約食客》網刊就世界第三大信息交換軟件--微信在美國遭到禁止的後果進行了探討。用戶數量超過10億人的微信,可能和中國其它軟件、如抖音一樣在美國被特朗普政府禁用。文章寫道,法院暫時叫停軟件限制命令,但此舉已在中國飯店和全美國華裔族群中引發不安。禁止微信,可能會擾亂中國移民社區和餐館的工作:近年來,微信將城市中非中國消費者所不知道餐廳連成網絡。大流行期間,微信變成酒店的“救生圈”。但隨著中美關係逐漸趨於惡化,中國餐廳的主人和客戶將受到重創,他們將失去這個交流管道。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