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將會對美國偵察飛行增加做出回擊

美國對中國施加軍事壓力,迫使其在南海問題上做出讓步。中國在這一地區擁有自己的利益,因此美國在空中蓄意挑釁不會有任何效果。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在評論有關美國海軍飛機在中國南海沿岸飛行次數急劇增加時做出此番表示。
Sputnik

中國國防部:美方在南海“興風作浪”只會讓中方更加堅定地“乘風破浪”
《南華早報》援引北京大學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的數據報道稱,美國海軍派出最新式海上反潛巡邏機P-8A“海神”、EP-3E電子偵察機以及MQ-4C高空遠程無人機開始監視中國在該地區的領土和活動。7月有67次此類飛行,而5月和6月分別為35和49次。

早些時候同一智庫還注意到了美軍另一改型飛機在這一地區的飛行。它們是E-8S作戰指揮與目標指定飛機以及RC-135W偵察機。

另據《南華早報》透露,該智庫還提到7月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的訓練飛行。在南海演習中使用了新型轟炸機,包括H-6G和H-6J。晝夜間飛行訓練系年度例行性安排。

美國偵察機也在夜間起飛。7月有13次這樣的夜間行動,與此同時美國飛機接近中國領海基線的範圍為40-70海裡。

俄羅斯戰略問題研究所專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評論道:

 “這使美國能夠進行足夠深入的雷達偵察,能探到中國境內數百公里。看來這裡也有對中國軍人談話的無線電攔截。這是相當接近中國領土的飛行。如果是俄羅斯,通常會讓飛機升空進行攔截。美國極有可能企圖獲得中方海軍水面和潛艇的行動畫面。這是蓄意挑釁,與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惡化對華關係政策非常吻合。特朗普認為,中國正在過度建立軍事潛力,因此他使用這種方法對中國施壓,就像對俄羅斯施壓一樣。但是對於中國和俄羅斯來說,這種政策根本沒用。施壓不會幫助美國實現其目標。中國在南海有自己的利益。美國偵察飛行的增加只會導致中方反制行動的增加。”

中國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相秒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研究中國軍方的反應,然後調整其在南海的任務,是美國軍機飛行次數激增的目的之一。陳相秒專家說:

“自今年新冠疫情後,美軍在南海行動的頻率、強度和覆蓋範圍都在不斷增加,而且其使用的軍機種類也在不斷豐富增強,朝著戰場測試或戰爭預演的方向演變。對此我認為美國的目的有五方面:第一,通過高頻率、高強度且多元的海空軍事行動來刺探中國的底線,進行戰爭測試,看看中國會有何反應,然後再調整下一步的應對方案;第二,通過高強度的軍事手段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讓步,阻止中國正常的維權行動;第三,向自己的盟國傳遞信號,即美國依然有能力、有意願維持在這片水域的絕對主導優勢;第四,試圖通過這些行動來支持南海周邊的其他聲索國,讓他們在南海問題上採取必要的行動,從而達到攪局南海的目的,牽制中國;第五,這些行動也是美國內政的延伸。包括總統本人、國防部、國務院以及美國游走在決策層面的利益集團、智庫,甚至像越南等一些國家的遊說集團,他們都在美國進行活動,試圖影響美國的角色。因此當前美國上下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既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不能示弱,必須對中國進行強力施壓,甚至對中國施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另外,特朗普目前進入到美國大選的關鍵時期,製造中國話題也有利於贏得選民對他的支持。”

美國2艘航空母艦恢復在南海的軍演
7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中國對南海大部分地區海上資源的主張完全非法。中國否認了美國的指控,指責美國繼續干預該地區的領土爭端,秀肌肉,製造緊張局勢並加劇對抗。陳相秒專家認為,美國偵察飛行是美國對華全方位遏制的一部分。他說:“總體來看,今天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包括7月13日發表的聲明以及外交行動,都已經在全方位形成了對中國的遏制。而南海問題所做的一切僅僅是全方位遏制的一部分,可以說美國是將南海行動置於中美博弈的框架之下來重新定義的。”

7月美國讓“尼米茲”號和“羅納德·里根”號航空母艦牽頭在南海進行了一次大規模防空演習。同時美國還在監視中國的海軍演習。例如,五月底在黃海進行的有兩艘中國航母參加的海上演習地區,發現了美國導彈驅逐艦“拉斐爾·佩拉爾塔號”(USS Rafael Peralta)。演習持續了11周,於7月31日結束。這艘驅逐艦是演習期間第二艘接近中國東海岸的美國海軍艦船。此前在中國海岸附近僅42海裡處發現了另一艘驅逐艦,“麥康貝爾”號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