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擴大對中國公司的制裁

美國針對33家進入商務部黑名單的中國公司實施新制裁。名單中,主要是中國的高科技公司、軟件和機器人設計機構。黑名單中的公司,在沒有美國商務部特別許可的情況下,將無法從美國夥伴購買產品和軟件。
Sputnik

這是美國商務部在中美兩國科技對抗期間的第三次更新黑名單。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和其它關聯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理由是,華為的業務可能將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因此,美國公司在沒有商務部批准的情況下,被禁止其向華為提供自己的產品和軟件。
稍晚,清單中又增加了28家中企,其中包括海康威視、曠視、商湯科技和大華股份。這些公司從事監視系統、人工智能和人臉識別算法研究。美國政府宣佈,清單中的公司,可能正積極參與新疆數字監控系統建設,因此,應將它們與美國系統切斷。
6月5日生效的黑名單中,有24個機構,既有諸如奇虎360這樣的科技公司,也有哈工大那樣的研究機構。美國商務部指出,這些公司和機構,與

中國公司從美國股市摘牌:是對地緣競爭對手的打擊抑或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中國軍工綜合體關係密切。因此,這些公司從美國夥伴獲得技術,可能最後被用於軍事研發。另9家公司,被列入到去年通過的疑似有損新疆少數族群權益清單之中。它們主要是從事軟件、人工智能、監視器、電腦視覺和通訊研究的企業。這些公司和機構,將無法和美國夥伴合作。儘管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公司在有許可證情況下還可購買美國的技術和產品,但商務部並不隱瞞,在頒發許可證時,將秉承“拒絕推定”的政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崔磊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美國政府將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並非是應急性決定。他認為,這是美國遏制中國科技發展長期戰略中的一部分。

他說:“美國將這些中國機構和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可以說是國家的一個長期戰略。決定將哪些企業列入清單,也需要通過完善的法律行政流程,並非簡單的應急性反應。美國早已考慮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進行打壓,那麼這實際上與中美關係的緊張程度並無太大關聯。”

如果看一下事件的發展脈絡,不難明白,中美關係的轉折以及華盛頓遏制中國的戰略,要比兩大經濟體之間開啓貿易戰要早很多。2018年7月,雙方首次相互關稅制裁。與此同時,2017年,特朗普政府已經出台了國家安全戰略。在這份文件中,中國多年時間里首次不再是戰略夥伴,而是戰略對手。每位新任美國總統都要出台國家安全戰略,是新總統制定外交和國防優選方向的綱領性文件。
在中國是世界工廠、而美國負責創研、而其產品具高附加值之前,兩國總能找到相互協作的契合點。美國設計高質量的電子產品、芯片和微電路,而組裝生產交由中國廠家外包。由此,美國商界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維持著毫無爭議世界科技領先的地位。

美國對華技術“冷戰”將給美自身造成甚麼後果?
但中國在世界價值鏈創造方面在不斷提升,一些公司不斷獲得世界市場。目前,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兩家企業,就佔有世界一半以上的市場。通訊巨頭華為集團,同樣在科技方面進展迅猛,該公司擁有世界1/3以上的5G網專利。這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多。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恰恰都被列入到實體清單。研究員崔磊認為,短期看,這一政策對這些公司的業務有影響。

他說:“我想恐怕對中國企業確實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畢竟美國在高科技領域擁有不少尖端的技術和產品,特別是在通信、生物技術方面。雖然美國並未明確規定禁止美企向清單中的中國公司銷售產品,但是無疑加大了雙方生意合作的成本。因為美企必須向商務部申請許可證,這種麻煩會使得他們傾向於不與中國企業合作,那麼這對於中國企業的經營和未來發展可能都會是較大的打擊。而且我們可以看到,被列入清單的都是中國科技進步的前沿力量,如果不能與美國的同行開展合作,今後我們科技進步的步伐或將被拖慢。”

確實,中國科技產品中的關鍵組件,比如芯片,主要由美國的Intel、Nvidia和Qualcomm等公司生產。因此,拿不到這些產品,在開始階段,將很難維持生產。比如華為集團,考慮到可能的負面發展場景,去年將芯片的購買量增加了幾倍,存在庫中備用。據悉,美國的高科技組件,起碼夠華為穩產到今年年末。
北京清楚,無法再寄希望於供應鏈全球化,需要發展自己的科技潛力。各階層官方人士都在不斷發表這方面的聲明。為支持研發,政府不惜耗費金融資源。5月份,中國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金獲得22億美元。目前,中國科技工業迎來的時代是:商業競爭對手、中間方和國家,都在一個鏈條上工作,目的是從技術上不再依賴於地緣政治對手。當然,這個過程並不會很快:據專家們評估,中國需要5-10年時間,在基礎科技領域獲得世界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