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亞洲抗疫鬥爭中擔當驅動者

中國正在動員自己的資源和國際影響力,支持東盟為抗擊新冠疫情所做的多邊努力。這是4月14日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視頻會議的主要成果之一。
Sputnik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國加強對台支持
這一天東盟領導人決定成立緊急基金。這一決定是在疫情爆發後首次東盟首腦特別會議上作出的。希望購買必要醫療器械和設備以應對疫情的國家可以加入該基金。當天晚些時候在東盟+3峰會上,中國宣佈了對東盟的資金援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佈中國支持成立東盟基金。同時,中國將通過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和10 + 3機制合作基金提供必要的援助。中國總理還建議10 + 3機制建立急需醫療物資儲備,以加快對疫情的應對,並在緊急情況下方便獲得所需資金。
此外,在東盟+ 3峰會上,中國支持亞投行提出的設立基金以克服Covid-19疫情引發的危機的建議。宣佈初始資金為50億美元。顯然,沒有亞投行的發起者中國的堅定支持,就不可能提出銀行融資這一倡議,更不用說得到中國的贊同了。
新冠疫情已經關閉了東盟國家間的邊界。它們處境艱難,中國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口罩和其他抗疫防護工具並派出醫療隊,無疑是雪中送炭。東盟和東盟+3首腦會議反映了本地區各國對開展多邊抗疫合作的需求。中國支持這一趨勢,因為疫情爆發一開始,中國始終支持共同抗疫。
此次峰會討論了疫情對地區經濟的影響。為了支持必要的商品流通和專家交流,穩定生產和供應鏈,中國建議為商業活動參與者創建“綠色走廊”,包括在物流、生產和技術服務等領域。同時,為了盡快恢復東亞的增長,中國提議繼續降低進出口關稅,消除貿易壁壘,加強貿易和投資流動,並保持市場彼此開放。
東盟+3峰會的與會者還討論了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時間。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專家葉卡捷琳娜·阿拉波娃就此指出,雖然沒有達成一致,但這裡指的不是重新考慮在未來機制框架內加強融合的趨勢。

阿拉波娃說:“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完全的不確定性。這同樣適用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所覆蓋的地區。在不久的將來,很難預測該地區市場的狀況,尤其是東亞經濟復蘇的時間。這種不確定性決定了該協定潛在參與者的行為。疫情並沒有促使他們修改對外經濟政策;疫情只是製造了一種對協議“遞延需求”的特有局面。首腦會議的參加者們確認了他們打算在年底之前努力簽署協議的事實,這反映了保持和加強一體化進程的趨勢。”

中國警告:大蕭條或捲土重來
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寧也持有相似觀點。劉曉寧專家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盡快克服疫情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將排除迄今為止阻礙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主要障礙。

劉曉寧說:“從東盟和中日韓 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疫情確實對簽署協定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畢竟當前疫情在全球蔓延,且局勢比較嚴重,各國的主要注意力或將都放在如何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方面。當然,如若協定簽署的話,可能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各國間的貿易往來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當前的首要問題恐怕還是應對疫情所帶來的一系列衝擊。另外,各國領導人也都表示希望能夠盡快簽署協定,應該也說明協定的大體方向沒有發生變動,或許還有一些細節可能需要處理。”

顯然,東盟和東盟+3首腦會議的主要成果之一是,這些區域組織和機制明確了在世界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的共同立場。他們表明,自己不是這些過程的被動參與者,相反,他們決定團結起來,最終以強者身份走出全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