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火衛一上的基地將成為重要火星研究中心

俄羅斯、意大利和美國一流技術高校的科學家預言火衛一將成為火星乃至近太空的重要研究中心。
Sputnik

火衛一日食使火星表面降溫
火衛一最明顯也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是離火星最近的衛星,火衛一離火星中心9400公里,是地心距月心的距離(384400公里)的1/41。得益於此,火衛一與火星之間的信號傳輸延遲較小。

技術科學副博士、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導彈發射系統”系副教授弗拉基米爾·伊格里茨基解釋說:“從地球飛往火衛一,從燃料花費角度看並不比飛到月球難。與此同時,在火星上登錄很難,需要更多能源。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分裂的可能也很大,而且還要返回。”

火衛二不適合此類任務,火衛二的運行軌道高得多,會使遙控技術延遲,需要更多成本。

而且,火衛一沿軌道轉動,一天會位於火星上方好幾次(除近極區外)。這就意味著,從火衛一上對火星開展各種研究更方便。

馬斯克計劃2050年前將100萬人送往火星

專家指出:“火衛一的軌道位於火星的赤道面上,所以可以在在火星赤道地區的基地和火衛一上的控制所之間建立聯繫,也因此火衛一甚至可以用於緊急情況下從火星疏散。”

與之相比,國際空間站並非每天都能飛過地球上空的每個角落,有時候從選定位置發送火箭需要好幾天。

按照科學家的計劃,項目第一階段將有6人前往火衛一生活——6人是太空任務小組的標準配備。那就產生一個問題:如何讓火衛一做好迎接地球人的準備?

伊格里茨基指出:“我認為,在當前階段,應當由機器人在火衛一上為宇航員建設哪怕是最低標準的生活環境 ,以便他們抵達時一切已經準備就緒,可以立即開展工作。”

火星-160項目參與者:俄羅斯女性成為火星開拓者
開發火衛一的主要問題是它的土壤。火衛一上基本沒有重力,散落的灰塵累積起來像雪一樣厚。因此,建基地的首要任務是加固土壤。科學家提議借助錨栓加固。

伊格里茨基稱:“專用“魚叉”扎入土壤,與錨栓相連。它們將成為基地建設的基礎。接下來,機器人將沿著繩索移動,由錨栓到錨栓,像蜘蛛一樣,建設未來的太空站。”

此外,科學家相信,火衛一作為研究宇宙的平台也很方便。首先,由於重力小,離開火衛一很容易,不耗燃油,借助繩索可將飛船發送上太空或反之“降落”在火星上。其二,火衛一建成太空站,將創造不從地球上帶燃料或水而從火星上收集必要元素再加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