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發射新衛星

12月20日,中國為巴西和埃塞爾比亞發射遠程監控衛星,已順利送入空間軌道。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院士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在航天發射領域的合作具有巨大的實用意義。
Sputnik

中國全球外交影響力已超越美國
對巴西和埃塞爾比亞來說,此次發射分別是第六次和第一次。埃塞爾比亞副總理德梅克·梅孔嫩認為,與中國的聯合航天項目,是“我們通向繁榮之旅的基礎”。埃塞爾比亞普通公民,借助於亞的斯亞貝巴郊外的恩托托山空間天文台,觀看了太原航天發射場首顆衛星的發射直播。2013年10月,這座東非地區最大的天文台啓動,埃塞爾比亞由此邁出實施國家航天項目第一步。12月20日發射的衛星價值700萬美元,其中600萬由中國支付。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同時還把巴西衛星送上了軌道。專家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指出,“中國與巴西的項目已經實施了20年,本次發射是項目的延續。”
他說:“衛星集群,可對自然資源進行評估,跟蹤某些緊急情況。大地遙感是為了研究自然資源,監控災害,對農作物成熟度進行觀察,監控森林火災和工業企業向大氣層有害排放的濃度。在內容廣泛項目框架下,研究的領域相當大。根據我的信息,中國和巴西不會就此止步。”
上周,中國將北斗導航系統的兩顆衛星送入太空,由此完成北斗24顆衛星主系統的布設。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強調,已經完成全球導航系統建設。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提醒道,“北斗是繼美國GPS和俄羅斯格拉納斯後的第三套全球導航系統。”
他說:“24顆衛星的導航信號,完全可以覆蓋整個地球。俄羅斯和美國的導航系統,也分別是24顆衛星。這是導航信號可以覆蓋地球任何一點的最起碼衛星數量。當然,作為儲備,軌道上最少還應該有2顆衛星。但不管怎樣,24顆衛星,已足夠使系統為全世界提供服務了。”

中國用與非洲合作的成功回擊西方指責
專家指出,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還不能稱為完全意義的全球導航系統。印度系統,僅是區域性的,而日本則完全集中於本國島嶼。可覆蓋全球的,只有格拉納斯、GPS和北斗三套系統。
專家強調,北斗由區域系統快速變成全球系統。三套導航系統可相互補充,如果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達成共識的話。專家指出,格拉納斯和北斗目前正就兼容性繼續談判。談判解決的是技術上的問題,這需要時間。
年底前,中國總的發射數量將達30次。2019年,送入太空的航天器有50多個。與俄羅斯和美國相比,這是相當好的成績,使中國保持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