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大豆的問題,的確讓特朗普很擔憂。在中美領導人大阪會晤時,特朗普特別強調了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的問題。美國承諾不再針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削弱對中國電信公司華為的制裁。而中國作為回應,按照特朗普的說法,承諾購買大量美國的農產品。然而北京的立場與特朗普所表達的立場有些出入。中國不認為自己有義務購買大量的美國農產品。中國準備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也只有在貿易談判取得顯著進展之後。
不過,作為一種善意的姿態,中國企業最近向美國出口商詢問農產品價格,並請求中國政府排除對美農產品加徵的關稅。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不久的將來將考慮取消關稅。另外,根據中國媒體援引的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自兩國領導人6月大阪會晤以來,美國已經向中國提供了數百萬噸的大豆。但是現在中國已不像以前那樣依賴美國市場。貿易戰的“鞦韆”可能隨時蕩向任何一方,因此中國正在努力使供應商多樣化,以確保糧食安全。正如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吳恩遠指出的那樣,單憑某一個國家仍然難以完全滿足中國對大豆的需求。
根據來自中國海關的統計數字,去年美國約三分之一的大豆進口到中國。中國一半以上的進口大豆來自巴西,另外7%由阿根廷提供,6%來自其他國家。俄羅斯向中國供應的大豆量微不足道。2018年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大豆僅有30多萬噸。然而兩國農業合作潛力非常廣泛,因為俄羅斯正在成為一個農工大國,其產品享譽世界。吳恩遠專家接著說:“我個人認為農產品進口的合作領域應該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包括糧食作物,也包括經濟作物、農產品加工等。據我所知,俄羅斯的玉米、麵粉質量都很好。與中國麵粉相比,俄羅斯的麵粉有其獨有的特點,並且中國是沒有的。此外俄羅斯的棉花、魚類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所以我認為未來應該是多方面的合作。”
6月俄聯邦農業部長德米特里·帕特魯捨夫在同中國同行韓長賦會面時表示,2018年兩國農產品貿易額增長25%,營業額達近45億美元。今年1-4月農產品貿易額增加5%,超過15億美元。
俄羅斯增加對中國的大豆供應是很自然的。畢竟大部分大豆生長在遠東地區。因此這些產品向中國供應的物流成本能被降至最低。俄羅斯和中國已經通過了俄方擴大大豆及其加工品出口的合作計劃。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馬克西姆·奧列什金在今年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透露,去年銷售到中國的大豆翻了一番;在不久的將來俄羅斯打算將對中國的大豆供應量增加到37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