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莫里森再次當選總理,這將是其就任後的首次出訪,也是2008年後澳大利亞總理首次出訪這個小國。中國與所羅門群島沒有建交,但公司商業層面的關係卻如火如荼。中國是所羅門的頭號貿易夥伴。觀察家們就此認為,商務關係的發展將為全面正式關係的建立創造先決條件。專家們認為,所羅門群島將是下一個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
也許,中國可能在本地區建立外交關係,間接促使澳方在莫里森首次出訪問題做出選擇。在中國地區影響力增長情況下,到所羅門群島訪問,目的是鞏固澳大利亞在本地區的戰略優選。西方媒體寫道。他們注意到,美國國務院官方發言人帕特里克·墨菲在總理大選後很快訪問堪培拉時,承諾幫助太平洋國家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
他說:“澳大利亞的經濟金融潛力與中國沒有可比性,因此,談本地區對抗沒甚麼意義。但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可能與美國友好的國家結盟,提出一些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方案。也許,澳大利亞不能成為獨立玩家,但在這方面可做點事。而且,它只能在聯盟框架下起作用,當然,聯盟應是由美國領導的。”
專家認為,澳大利亞是美國外交的工具。這種工具可在需要時使用。另一方面,美國的潛力,已經不足以有效遏制中國。因此,美國試圖時不時地將責任轉嫁給盟國,尤其是完全聽命於它的國家,成為華盛頓的外交工具。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扮演的正是這個角色。
澳大利亞沒有注意到中國在本地區的突破,當意識到後,開始試圖將中國排擠出去。再有,澳大利亞扮演的是美國馬前卒角色,試圖幫助美國維繫在本地區的霸權。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弘教授就此問題,接受了衛星通訊社的書面採訪。
他寫道:“澳大利亞前總理托尼·阿伯特2013年執政後,開始大幅度地削減對太平洋島國的經濟援助,到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時代,海外經援曾經仍然呈持續下滑態勢。然而隨著中國開始積極開展與南太島國的經濟合作和援助項目,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普遍歡迎後,澳大利亞突然宣佈其太平洋加強戰略,開始宣稱要重返南太。澳大利亞領導人多次宣稱,南太是澳大利亞的後院和門戶。其矛頭直指中國,企圖把中國擠出這個地區。中國和南太島國和合作,秉承互利共贏原則。中國鼓勵多邊和雙邊的合作,在南太地區重點開展利於民生的項目,不僅口惠,更是實至。中國的這些合作不附加任何外部條件,正因為如此,才得到這些國家的普遍歡迎。澳大利亞將中國在南太地區和平發展的互利合作視作威脅,其實質是呼應美國的壓力,試圖排擠中國在該地區的存在,鞏固美國在這個地區的霸權地位。澳大利亞前總理約翰·霍華德曾經說澳大利亞要充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副警長,澳大利亞起了美國的馬前卒、急先鋒的作用。莫里森訪問太平洋國家,這本身而言無可厚非。南太島國是澳大利亞的近鄰,澳大利亞開展面向南太島國的周邊睦鄰外交,加強對這些國家的經濟援助,我們樂見其成。事實上,中國與南太國家的合作並不排擠第三方,中國歡迎澳大利亞參與中國在南太地區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共同為南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做貢獻。但是我們不接受澳方把該地區看作自己的地盤,反對澳方對中國和南太島國開展的友好合作橫加干涉甚至排擠打壓的做法。”
他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寫道:“ 第一,關於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下周訪問所羅門群島,雖然不必過度解讀其針對中國的意圖,但很難否認一定的關聯性。 因為雖然中國大陸的公司與該國一直保持互惠互利的商業關係,但是中國大陸畢竟與所羅門沒有建立外交關係;第二,從目前中國與南太島國關係良好的發展態勢來看,即使是有人試圖逆發展趨勢而動,刻意遏制中國與在南太平洋島國的共同發展,結果難免是事與願違;第三,中澳關係目前存在的主要發展障礙並不是中國與南太島國的發展關係,對此澳大利亞媒體發表了許多深邃的見解與務實可行的建議。下個月中澳兩國首腦會參加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對於目前已經降入低谷的中澳關係,如何在大選之後予以正視,把握機會,打破僵局,才是當務之急。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些恐怕才是莫里森總理需要首先面對和考慮的問題。”
中國準備在互信、互利的原則上與澳大利亞共同努力,促進雙方關係在健康穩定的軌道上前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給當選總理莫里森祝賀電報中這樣寫道。中國領導人強調,中澳關係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