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意在歐洲把美國“推一下”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正對歐洲進行訪問。6月2日前(週四),他將訪問荷蘭和德國。週五,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將訪問荷蘭、瑞士和英國。6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應訪問英國和法國。
Sputnik

王毅:習近平訪歐用"一帶一路"接續新時代的亞歐大陸互聯互通
王岐山的歐洲之行,是最近一段時間里中國高層對歐洲的第三次訪問。習近平主席3月份訪問了意大利、摩納哥和法國,然後又在巴黎與歐盟和德國領袖舉行了會晤。4月份,中國國務院總理訪問了歐盟駐布魯塞爾總部,然後在克羅地亞舉行了中國-中東歐峰會。希臘首次出席了這次會議。如果考慮到去年年末中國國家元首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訪問,那麼,實際上在最近的6個月時間里,中國領導人已與歐盟28個國家中的24國夥伴舉行了會晤和談判。

觀察家們注意到,不久前人大委員長栗戰書還對匈牙利、奧地利和挪威進行了訪問。中國地緣政治中強化歐洲方向,是在美國施加的貿易戰背景下進行的。美國也在努力鞏固自己與歐洲主要盟友的聯繫。但要知道,美國 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單邊行動和強迫支持制裁伊朗的政策,正把自己從夥伴那裡推開。

歐洲視中美貿易衝突為歐洲繁榮主要威脅
毫無疑問,歐洲變成美國和中國爭奪影響力的戰場。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法國研究中心主任尤里·魯賓斯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這樣指出。他認為,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加劇,由此出現全球不確定性,給歐洲人造成了困難。他們避免捲入兩大國爭端,同時還不得不做出選擇。

他說:"中國人對此問題正在制定自己的策略。他們努力向歐洲證明,和中國處事是有利的,而不是唯美國馬首是瞻。印度大選結束後,中方對其也採取這樣的方針。中國在歐洲、亞洲一直在做努力,不讓美國人將其它國家納入麾下,變成自己的盟國,吸引世界主要經濟力量加入到自己的貿易戰中。中國的政策是理性的,但能否成功落實,暫時還很難說。歐洲與美國的關係緊密。儘管政治關係,與特朗普前任相比要少很多。但經濟上,卻非常依賴於美國市場。此外,美國人手中還有非常堅實的槓桿,即美元。中國借助於投資、基礎設施和技術合作,正鞏固自己的地位。"

中國在歐洲加強外交力度,不僅在於希望獲得歐洲人的支持,同時,也在為本國商品尋找可替代美國的市場。那麼,歐洲不久前的議會選舉結果,對歐盟的外交政策構建有著怎樣的影響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妍就此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她說:"現在所謂的民粹力量和歐洲懷疑論者的比例上升了,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支持歐洲的主流政黨還是佔據大多數的。而現在主流政黨也意識到了民粹力量上升帶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或許將促進這些支持歐洲一體化的政黨達成妥協、緊密聯合。從德國方面來看,我們也看到德國的民粹勢力和法國、意大利的民粹勢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在德國,我們還是能夠看到支持歐洲一體化的是高於歐盟成員國的平均水平的。德國的民粹政黨是靠著反難民、反移民、反默克爾對難民的開放政策和包容政策崛起的。為歐洲議會選舉造勢,德國民粹政黨的競選綱領也出現了向反歐盟轉移的傾向。雖然說這一次德國選擇黨在歐洲議會選舉當中的支持率是上升的,但如果我們將這次的支持率與該黨在德國議會大選中的支持率相比較的話,會發現德國選擇黨的支持率從整體來看是在下降的。隨著德國難民申請人數的大幅下降,反歐盟論調在德難以引起共鳴,且缺乏其他黨派的支持。我們其實也能夠看到德國的民粹勢力,它未來的發展前景和它對德國內政外交決策的影響都是非常有限的。即使這次歐洲議會的選舉引起媒體的很大關注,歐洲的各個領導人,也都說這次議會是一個決定歐洲前途、命運的選舉,雖然歐洲政治碎片化的趨勢正在進一步加強。但各個民粹政黨間也是有很大分歧的。他們雖然整體席位增加了,但實際上讓他們聯合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

歐洲議會選舉後,該機構主席席位分配"之爭"開始了。其中有歐洲委員會、歐洲理事會和歐洲央行主席席位。尤里·魯賓斯基這樣指出。歐洲懷疑論者,當然在歐洲議會中會有兩三個席位,但他們畢竟還是少數。從另一方面看,歐洲議會此前的"二人轉"已經失去了多數席位,但是,歐洲統一支持者依然是多數。與此同時,堅定歐洲理念的握有多數票,即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自由黨和自由主義者。很快,他們將變成一個黨派。馬克龍的路線,某種角度看是親美路線。這種路線,在對華關係中將佔上風。和德國與華貿易關係以實際利益為本的立場相比,新的路線將更加強硬。

尤里·魯賓斯基說:"我不認為,選舉後中歐關係會發生甚麼明顯或好或壞的變化。當然,民粹分子、支持歐盟主權的民族主義分子,將試圖凍結那些他們不滿意的政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不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同時,歐洲人在中美貿易戰中正尋找自己的定位,但他們不想贊同對其不利的美國路線。"

可以期待,王岐山在訪問荷蘭和德國期間,將表達支持歐洲統一、強大和一體化的意願。這是唯一的理性和智慧的立場。這種立場,可幫助中國與布魯塞爾構建平等的政治關係,鞏固與歐盟各別國家的金融、經濟和投資合作。觀察家們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