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能正確的答案可在制裁大棒中去找。眾所周知,制裁政策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特有的做事風格。華為被指控故意違反制裁伊朗協議,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或被加拿大引渡到美國。
劉英說:“我認為,5G技術是需要全球共同推進、疊代和共享的技術,無論是華為,還是美國或歐洲的公司,由誰開發或推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推進技術進步,共同分享先進技術成果。目前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都在推進和使用5G技術。美國限制華為,實際上是在阻礙全球技術的進步,但最終並不能夠真正阻止華為5G技術的發展和其他國家對5G技術的分享與應用。”
美國似乎起初以為,依靠盟友們的協調努力就能成功破壞中國高科技巨頭的領導地位。即使美中貿易談判出現的進展,也沒有降低科技領域對抗的尖銳程度。但是,如果說加拿大屈服於美國的壓力,按照美國請求關押孟晚舟的話,那麼在其他“戰線”同華為的作戰,正如《紐約時報》所稱,其戰況並不是那麼令人樂觀。雖然美國方面對盟友們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致函德國經濟事務和能源部長彼得·阿爾特邁耶警告,如果德國不放棄華為,將會削弱美德情報共享。然而德國官方人物,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多次表示,政府不打算禁止華為,只要中國公司將確保在5G網絡中使用的所有組件的安全性。
美國為了拉攏全球盟友與中國對抗,一直在編織另一個邏輯鏈:華為是中國政府的間諜——美國以為這個邏輯鏈完美無缺。看來,美國企業也要因這種“邏輯”而遭受損失。據《紐約時報》稱,特朗普政府或將對可用於華為公司發展5G技術的美國設備的供應施加禁令。但中國專家劉英認為,華為公司的活動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制裁的理由本身就是杜撰出來的。
劉英說:“華為5G技術並不對美國技術構成挑戰。美國減少使用、減少支出、減少對華出口並不會阻礙華為5G技術的進步以及其在全球的應用,反而會從另一方面促進中國該領域的技術進步,尤其是推動中國自主創新的力度。中國已由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方式成功轉向內需拉動型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增長方式轉向了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方式。中國是13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而且中國的科技人才優勢較強,我們正在從之前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創新創業創造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動力。中國已步入數字經濟、智能經濟時代。從另一方面看,美國對中國技術出口越少,中國對外經濟依賴度就越小,自主創新能力就越強。未來只會進一步鞏固提升。美國減少對中國的出口並不能阻礙中國智造的進程。”
由此可見,中國對美國打壓華為反應平靜。美國對這家中國電信巨頭的最新攻擊讓人越來越懷疑這樣做的正當性。這也是為甚麼歐洲各國都在越來越經常地不是直接,就是間接地反對華盛頓。美國有關華為似乎是中國政府間諜的說法,就連英國人也都置若罔聞。英國國家安全顧問塞德維爾認為,重要的是要看系統本身的安全性,而不是設備製造商來自哪個國家。塞德維爾同時強調,最大的威脅是犯罪黑客criminal hackers,而不是其他國家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