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中國2018年的武裝力量和國家安全

2018年,圍繞中國的政治軍事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首先源於與美國的對抗。種種跡象表明,這種對抗將呈長期特點,中國邊境地區的老問題,比如台灣海峽和南海地區局勢正逐漸惡化。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受衛星通訊社特邀,對2018年國際局勢變化對中國武裝力量發展的影響進行了評價。
Sputnik

2018年,美國做出了涉台政治軍事接觸與合作的一系列決定。兩方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出現了所謂的"正常化"。早前,美國與中國關係方面,是在等待恰當時機以批准售台武器合同。但現在,大多數中小武器交易在常態化進行。也就是說,台灣已經變成美國通常的武器購買者。美國與台灣關係,似乎建立在國際承認國家基礎上。

中國2018年總結:武警經歷深度改革
凡此種種,大大提高了對台武器供應的機動性,並最終"埋葬"了中美1982年的第三份公報。根據這份文件,美國對台售武應逐漸減少。此外,美國還出台法律,簡化美台官方互訪程序。再有,美國軍事預算增加了促進美台軍事代表團交往章節。

其結果是,中國領導層開始更多關注軍事問題。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份與南部戰區軍官見面時指出,要提高練兵備戰質量和水平。

與台灣海峽軍事緊張相平行的,美國在南海的軍事活動頻率也在增加。2018年9月,兩國戰艦險些相撞。當時,中國驅逐艦試圖迫使美國"迪凱特"號驅逐艦改變航向,兩艦距離僅有幾米遠。

2017年引發更多關切的朝鮮問題,2018年卻相反地穩定了下來。整個2017年和2018年初,中國面對的是本國邊境可能出現可怕的、潛在的核武衝突。特朗普和金正恩4月份在新加坡舉行的會晤,儘管未在朝鮮解除核武器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但使美國在不失顏面情況下放棄對朝鮮的進攻威脅。平壤方面,也暫停洲際彈道導彈研制,同時保留下已有的中短程導彈和武器庫。

俄中聯合戰略演習回擊美國好戰態勢
圍繞朝鮮的最近事件表明,半島局勢將長時間以現有狀態凍結。中國與美國發生貿易戰後,不再對向朝鮮經濟施壓感興趣。而俄羅斯在此方面更是這樣。此外,2018年,朝鮮利用自有技術以及在中俄購買的設備,成功用煤炭大量生產合成汽油和柴油燃料。這樣,朝鮮經濟狀況穩定了,美國對朝鮮施加經濟制裁的可能性完全消失。同時,試圖對朝鮮施加軍事壓力也被證明是危險和沒有前景的。

2017年年末和2018年年初期間,中國在與朝鮮關係方面成功完成急轉變化。目前,平壤在本國政策方面,似乎願意考慮中國的意見。前景上看,這將鞏固中國與其它所有東北亞國家處理關係時的地位,其中包括和日本。

中日關係略顯穩定。但同時,中國不得不考慮日本軍事實力快速增長的事實。其中包括日本擴大購買F-35殲擊機和將兩艘新型"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改裝成輕型航母。

另一方面,中國在繼續快速加強本國的軍事建設,對完善武裝力量結構、重新裝備海軍、導彈部隊和空軍給予高度關注。

中國新式"巨浪-3"潛艇彈道導彈完成首批飛行測試。這種導彈,擁有更遠射距和單獨制導分離式核彈頭。此類導彈,可使中國潛艇從中國臨海擊中美國大陸。

外媒:2019年或發生衝突,引發世界大戰
中國已開始測試裝有衝壓式空氣噴氣發動機的超音速飛行器。這種飛行器是中國未來巡航導彈的原型機。此外,中國在繼續進行其他超音速飛行器的研制工作。此類飛行器,可用於導彈和空基航空彈道導彈(比如用於轟-6K)。

中國解放軍已經部署裝備有現代化導彈的新式導彈旅,其中包括瞄准台灣的東風-26導彈。各種型號的東風-41導彈測試工作還在繼續進行。另外,更加完善的各型號東風-5B和東風-31AG導彈也在部署當中。

中國已在測試第二艘航母,055型導彈驅逐艦也進入海試階段。055型驅逐艦被認為是中國首艘導彈巡洋艦。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