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恩布爾將於2月23日同特朗普會晤。澳總理將率澳大利亞州長和企業家代表團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州長協會會議。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西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等幾個大州的州長們都是該代表團成員。這些接觸之後澳大利亞可能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有望11個國家3月將在智利簽署該協定,沒有美國。
據路透社報道,澳美領導人將認真討論“四國”計劃,把它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而不是“對抗”方案。美官員說,“沒人說中國不應當建造基礎設施。中國可以建造本身經濟上不可行的港口。我們可以通過建造連接這些港口的公路或鐵路來讓港口經濟上可行”。
總的來看,美國建議使用“替代計劃”這種措辭,只是不想再次刺激中國。阿列克謝·費年科認為,實際上這不過是在玩弄詞藻,這裡看不到原則上的區別。
他說:“這不僅僅是替代‘絲路’,也是保留和加強對東亞海運的控制。只是該計劃為東南亞國家披上了漂亮的反華外衣。對東亞海運的控制權現在在美國人手裡,部分在澳大利亞人手裡,它們想把這種控制權長期保留下去。他們的任務就是控制馬六甲海峽,控制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線路,到那時他們就仍能在印度洋和亞太地區處於統治地位。”
阿列克謝·費年科專家認為,美澳日印也很有可能找到金融資源,表現出實施“替代”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的政治意志,因為它們都害怕中國影響力的增強。
同時觀察家們又提出另一問題——那些中國已經實施“絲路”項目的國家是否想成為中國抗衡“四國”的平台。東南亞國家,包括在所有最近舉行的峰會上,以及在雙邊會晤中,都明確表示不想站在美國一邊反對中國。它們不想成為美國加強自己在本地區地位的工具,包括通過制衡中國。
美國在爭奪新的貿易市場和投資平台方面正在輸給中國。首先是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也正是在這裡美國企圖拉攏自己的軍事政治盟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在這些領域共同對付中國。新的挑戰對中國有多嚴峻,暫時還很難預測。然而,顯然,這裡指的是美澳日印借助經濟項目鞏固正在建立的軍事政治聯盟。“亞洲北約”已經公開宣佈自己為遏制中國的工具,因此很難指望這個所謂的印度洋-太平洋聯盟能向中方提出甚麼共同的融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