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716/1066440104.html
時評人:日本會配合美國在東海地區長期活躍
時評人:日本會配合美國在東海地區長期活躍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日本媒體近日炒作“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日本軍機”。中國國防部回應說,日方艦機對中方抵近偵察滋擾,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時政博主野馬共和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日方頻繁通過偵察機的活動,監控中方的軍事活動,強化其自身在東海方面的存在感。 2025年7月16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07-16T16:58+0800
2025-07-16T16:58+0800
2025-07-16T16:58+0800
評論
日本
中國
戰機
東海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7/10/1066439692_0:58:1678:1002_1920x0_80_0_0_8fa4af589627cff1c73902eecf0c6ced.jpg.webp
日本防衛省發佈消息稱,中國軍方殲轟-7戰鬥轟炸機於7月9日和10日分別接近航空自衛隊YS-11EB電子偵察機,最近距離約70米。日方以可能引發偶發性衝突為由,向中方表示嚴重關切。日本外務省副大臣船越健裕7月10日向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表達嚴重關切,並嚴正要求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7月13日回應說,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偵察機多次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抵近偵察,中國軍機依法對其查證識別、跟蹤監視,相關處置行動完全正當合理、專業規範。日方艦機對中方抵近偵察滋擾,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日媒此前聲稱,中國在日本週邊的活動正趨於活躍。6月7日和8日,從在太平洋開展活動的中國海軍航母“山東艦”起飛的殲-15戰機接近實施警戒監視的海上自衛隊P-3C巡邏機,在沒有高度差的狀態下接近至距離約45米,並且在前方約900米處橫穿。時評人指出,東海地區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和漁業資源,一直以來都是日本方面覬覦的地區,頻繁通過偵察機的活動,既可以監控中方的軍事活動,還可以強化其自身在東海方面的存在感。日本在近日正式公佈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中繼續稱中國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白皮書指出,中國加強了軍事活動,造成可能嚴重影響日本安全的局勢。此外,中國在台灣地區周邊和南海的軍事活動不斷擴大。“此類行動進一步導致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並使其成為既成事實,這令日本深感擔憂”。野馬共和預測,接下來日本的偵察機還會在東海地區長期活躍,並將在特定的時間節點去炒作渲染,反誣成中方的軍事威脅。這不僅是其自己自身利益的驅使,同時也是配合日美台的戰略協調。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716/1066437027.html
日本
東海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7/10/1066439692_133:0:1545:1059_1920x0_80_0_0_81592b616fe1eadc196f48d6e8b7f2ee.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評論, 日本, 中國, 戰機, 東海
時評人:日本會配合美國在東海地區長期活躍
評論
日本媒體近日炒作“中國戰機‘異常接近’日本軍機”。中國國防部回應說,日方艦機對中方抵近偵察滋擾,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時政博主野馬共和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日方頻繁通過偵察機的活動,監控中方的軍事活動,強化其自身在東海方面的存在感。
日本防衛省發佈消息稱,中國軍方殲轟-7戰鬥轟炸機於7月9日和10日分別接近航空自衛隊YS-11EB電子偵察機,最近距離約70米。日方以可能引發偶發性衝突為由,向中方表示嚴重關切。日本外務省副大臣船越健裕7月10日向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表達嚴重關切,並嚴正要求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7月13日回應說,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偵察機多次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抵近偵察,中國軍機依法對其查證識別、跟蹤監視,相關處置行動完全正當合理、專業規範。日方艦機對中方抵近偵察滋擾,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
野馬共和告訴衛星通訊社,日本偵察機連續兩天和中國戰機在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發生所謂的“異常接近”。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並不承認中方已建立多年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固執認為超出了中方的主權空域,本質上還是東海爭端的延續。以至於這些年雙方在該地區發生過非常多的類似事件,6月就已經發生過,顯示出日本已經有將偵查常態化的趨勢。
日媒此前聲稱,中國在
日本周邊的活動正趨於活躍。6月7日和8日,從在太平洋開展活動的中國海軍航母“山東艦”起飛的殲-15戰機接近實施警戒監視的海上自衛隊P-3C巡邏機,在沒有高度差的狀態下接近至距離約45米,並且在前方約900米處橫穿。
時評人指出,東海地區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和漁業資源,一直以來都是日本方面覬覦的地區,頻繁通過偵察機的活動,既可以監控中方的軍事活動,還可以強化其自身在東海方面的存在感。
野馬共和特別提到,“日本7月派出的偵察機是一個古董感非常強的螺旋槳飛機,後改成密布天線和偵查裝置的偵察機,專為蒐集電磁信號設計。巧合的是,這次日本的飛機抵近偵察正好趕得上台灣地區‘漢光年度軍事演習’開演,所以這次日本偵察機的活動有非常大的可能去窺探中方為應對漢光演習做出的潛在軍事反應,但被中國‘飛豹’戰機(即殲轟-7——編輯注)攔截。”
日本在近日正式公佈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中繼續稱中國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白皮書指出,中國加強了軍事活動,造成可能嚴重影響日本安全的局勢。此外,中國在台灣地區周邊和南海的軍事活動不斷擴大。“此類行動進一步導致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並使其成為既成事實,這令日本深感擔憂”。
野馬共和預測,接下來日本的偵察機還會在東海地區長期活躍,並將在特定的時間節點去炒作渲染,反誣成中方的軍事威脅。這不僅是其自己自身利益的驅使,同時也是配合日美台的戰略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