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529/1065745055.html
專家:中國將積極斡旋東盟與緬甸建立直接對話與接觸
專家:中國將積極斡旋東盟與緬甸建立直接對話與接觸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東盟對緬甸的暴力事件和不斷惡化的人道主義局勢“深感擔憂”,但沒有對緬甸軍政府進行直接批評或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2025年5月29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05-29T22:52+0800
2025-05-29T22:52+0800
2025-05-29T23:11+0800
評論
東盟
緬甸
中國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5/1d/1065745170_0:435:2868:2048_1920x0_80_0_0_a5b0b32dbbd48ba672285be3c3b011c7.jpg.webp
這是馬來西亞東盟峰會的主要成果。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與以前一樣,沒有被邀請參加此次會議。緬方代表是緬甸外交部常任秘書昂覺莫。不過,今年4月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曼谷會見了敏昂萊。他也因此成為自2021年2月緬甸政治變動以來首位與緬甸軍方領導人會晤的東盟主席。東盟主席在峰會發表講話時稱,他與敏昂萊的接觸是“必要的風險”。安瓦爾指出:“步伐可能很小,橋梁可能很脆弱,但當談到和平時,即使是脆弱的橋梁也比不斷擴大的鴻溝要好。”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葉蓮娜·福米切娃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東盟與緬甸領導人舉行峰會原則上是可能的,但為此必須事先認真準備並做出決定。沒有人需要一場空洞無果的會議;必須有一個結果,否則東盟領導人本身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影響力就會受到質疑。2025年5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期間會見緬甸領導人敏昂萊。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緬甸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維護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國家穩定,穩妥推進國內政治議程。雙方要深化戰略合作,持續推進中緬經濟走廊重點項目建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沈世順在評價不久前舉行的中緬領導人會晤的重要意義時指出,緬甸是中國的友好鄰邦,支持緬甸穩妥推進國內政治議程、深化兩國經濟合作,有利於維護中國周邊環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對緬甸而言也是利好。沈世順指出:“我們可以看到,緬甸長期戰亂不僅導致國內政局不穩,還造成經濟下滑、人民生活不安,對旅遊業也造成重創。目前來看,這種負面影響還有外溢到東盟其他國家的趨勢。對此東盟顯然也希望緬甸能夠盡快實現穩定。我個人認為在推進緬甸和平進程上,各方都需要拿出誠意,特別是東盟需要與緬甸方面展開一些直接對話與接觸。在這一過程中,中方也會發揮積極的斡旋作用。”東盟領導人一直在努力幫助緬甸找到和平、持久解決危機的途徑。其所依據的基礎是“五點共識”。這是馬來西亞峰會最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的內容。5月31日是緬甸交戰雙方停火結束的日子。峰會呼籲延長和擴大全國停火框架。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507/1065372434.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418/1065066524.html
緬甸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5/1d/1065745170_65:0:2796:2048_1920x0_80_0_0_e957dd826a2995ca78cfc3a7fa2e257f.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評論, 東盟, 緬甸, 中國
專家:中國將積極斡旋東盟與緬甸建立直接對話與接觸
2025年5月29日, 22:52 (更新: 2025年5月29日, 23:11) 評論
東盟對緬甸的暴力事件和不斷惡化的人道主義局勢“深感擔憂”,但沒有對緬甸軍政府進行直接批評或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這是馬來西亞東盟峰會的主要成果。緬甸領導人
敏昂萊,與以前一樣,沒有被邀請參加此次會議。緬方代表是緬甸外交部常任秘書昂覺莫。不過,今年4月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曼谷會見了敏昂萊。他也因此成為自2021年2月緬甸政治變動以來首位與緬甸軍方領導人會晤的東盟主席。
東盟主席在峰會發表講話時稱,他與敏昂萊的接觸是“必要的風險”。安瓦爾指出:“步伐可能很小,橋梁可能很脆弱,但當談到和平時,即使是脆弱的橋梁也比不斷擴大的鴻溝要好。”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葉蓮娜·福米切娃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東盟與緬甸領導人舉行峰會原則上是可能的,但為此必須事先認真準備並做出決定。沒有人需要一場空洞無果的會議;必須有一個結果,否則東盟領導人本身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影響力就會受到質疑。
福米切娃表示:“當前與緬甸外交對話極其重要。其水平需要提高,但目前只能通過雙邊形式來實現。中國和俄羅斯領導人正在與緬甸政府發展雙邊關係。泰國、老撾等國對此也十分感興趣。東盟承認緬甸軍政府是維護這個複雜國家統一的核心權力機構。如果與它沒有任何接觸,這個國家就會分裂,陷入沒有人願意看到的混亂。所有交戰派別都希望達成某種一致,但由於派別太多,因此很難讓他們達成一致。各方的利益都各不相同。西方正企圖通過經濟和軍事援助來分裂緬甸。老撾、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也在嘗試做一些事情,他們決心已定,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成功。”
2025年5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期間會見緬甸領導人敏昂萊。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緬甸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維護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國家穩定,穩妥推進國內政治議程。雙方要深化戰略合作,持續推進中緬經濟走廊重點項目建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沈世順在評價不久前舉行的中緬領導人會晤的重要意義時指出,緬甸是中國的友好鄰邦,支持緬甸穩妥推進國內政治議程、深化兩國經濟合作,有利於維護中國周邊環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對緬甸而言也是利好。
沈世順指出:“我們可以看到,緬甸長期戰亂不僅導致國內政局不穩,還造成經濟下滑、人民生活不安,對旅遊業也造成重創。目前來看,這種負面影響還有外溢到東盟其他國家的趨勢。對此東盟顯然也希望緬甸能夠盡快實現穩定。我個人認為在推進緬甸和平進程上,各方都需要拿出誠意,特別是東盟需要與緬甸方面展開一些直接對話與接觸。在這一過程中,中方也會發揮積極的斡旋作用。”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終歸只是影響因素,關鍵還要內因起作用。緬甸無論是民族和解還是派系和解,終歸是要找到和平解決爭端的方式,從國家和地區的大局出發,有關各方做出妥協和讓步,並實現在談判桌上達成一致。緬甸的和平之路雖然道阻且長,但只要朝著和平的方向前進,總能找到共同的利益契合點和解決方式。”
東盟領導人一直在努力幫助緬甸找到和平、持久解決危機的途徑。其所依據的基礎是“五點共識”。這是馬來西亞峰會最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的內容。5月31日是緬甸交戰雙方停火結束的日子。峰會呼籲延長和擴大全國停火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