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50529/1065739916.html
從華沙到布加勒斯特:中國—中東歐國家成為跨區域多邊合作的典範
從華沙到布加勒斯特:中國—中東歐國家成為跨區域多邊合作的典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2025年5月29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05-29T17:09+0800
2025-05-29T17:09+0800
2025-05-29T17:15+0800
評論
中國
中東歐
經濟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732/97/1027329788_0:0:1920:1080_1920x0_80_0_0_b6af370352b317ff5127547da48751fc.jpg
5月22日至25日,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浙江寧波舉行。本屆博覽會中,中東歐展區面積達2萬平方米,邀請了400多家展商參展,8000多種特色商品集中亮相,展區面積、參展商數量和商品數量均創歷史新高。期間,舉辦中東歐商品採購簽約、“嗨購中東歐”等活動80余場,實現展期進口採購訂單109.8億元;組織全國100余家採購商“精准對接+深度撮合”現場成交超1億元。中國國務委員諶貽琴在開幕式上表示,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關心和指引下,中國—中東歐國家互利合作不斷鞏固,雙方貿易、投資和互聯互通合作日益深化,成為跨區域多邊合作的典範。中國將繼續擴大自中東歐國家進口,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推進與中東歐國家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擴大互惠互利合作、攜手推進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專家指出,目前中東歐有14個國家,其中有9個為歐盟成員國,除了歐盟成員國開放度高之外,積極擴展與其他中東歐國家的貿易往來與合作,未來將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發展也不斷優化:這些國家的農食產品、輕紡產品、礦產原料、汽車及零部件等具有比較優勢,中國將繼續在新能源、綠色經濟方面助力這些國家的廣闊市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增長潛力巨大2012年4月26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宣告成立。13年來,雙方經貿成果豐碩。從國別來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合作更多集中於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五國。根據國研網國際貿易研究與決策支持系統數據計算得到,自2012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提出至今,中國與中東歐16國貨物進出口累計總額的80%以上集中於上述五國,2024年排名前三位的是波蘭、捷克、匈牙利,中國對這三國進出口分別佔同期對中東歐進出口總值的 31.6%、16.3%、11.4%。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對中東歐國家進出口貿易規模達3296.8億元,同比增長5.6%,對中東歐國家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2024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總值為142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高於中國進出口整體增速2.5個百分點,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刁莉表示,大多數中東歐國家都是歐盟成員國,開放程度較高,儘管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較仍有距離,但貿易互補性強,經濟增長潛力巨大。此外,中國與中東歐經貿發展的便利化措施不斷優化,通關效率顯著提升,跨境電商平台廣泛應用,從十年前需要發展的“三通”擴展到現在的“五通”,極大促進了雙邊貿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刁莉預測:“展望未來,貿易規模將繼續擴大。預計2025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額將突破1500億美元。雙方將繼續深化經貿合作,優化貿易結構,提升產品質量,達成更高規格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雙方在經貿領域不斷擴展,高新技術、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合作逐步展開。人文交流日益頻繁,文化、教育、旅遊等多領域互動,即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又促進相互的瞭解與友誼,同時積極開展金融服務貿易,數字服務貿易。”新能源合作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新亮點專家強調稱,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能源供需互補,中東歐部分地區能源進口需求大,且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與現實有差距,而中國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有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在能源裝備製造、工程建設方面也有優勢,雙方合作潛力巨大。5 月 15 日,比亞迪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歐洲總部官宣儀式。比亞迪歐洲總部選址布達佩斯第 11 區,毗鄰多瑙河,承載銷售與售後、車輛認證及測試、車型本地化設計與功能開發三大核心職能,並將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在研發領域,比亞迪歐洲總部將首先聚焦智能輔助駕駛技術與下一代汽車電氣化技術的深入研究。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505/1050080833.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018/1054192461.html
中東歐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732/97/1027329788_344:0:1920:1182_1920x0_80_0_0_f8a6e5172d665bd3e2150b6b7fd9a277.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評論, 中國, 中東歐, 經濟
從華沙到布加勒斯特:中國—中東歐國家成為跨區域多邊合作的典範
2025年5月29日, 17:09 (更新: 2025年5月29日, 17:15) 評論
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近日在浙江寧波舉行,企業間簽訂的進口採購訂單金額達到109.8億元人民幣。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刁莉教授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本次展會的舉辦體現了中方以更高水平開放鏈接世界的決心。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產業互補性強,未來貿易規模將繼續擴大,預計2025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額有望突破1500億美元。
5月22日至25日,第四屆
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浙江寧波舉行。本屆博覽會中,中東歐展區面積達2萬平方米,邀請了400多家展商參展,8000多種特色商品集中亮相,展區面積、參展商數量和商品數量均創歷史新高。期間,舉辦中東歐商品採購簽約、“嗨購中東歐”等活動80余場,實現展期進口採購訂單109.8億元;組織全國100余家採購商“精准對接+深度撮合”現場成交超1億元。
中國國務委員諶貽琴在開幕式上表示,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關心和指引下,中國—中東歐國家互利合作不斷鞏固,雙方貿易、投資和互聯互通合作日益深化,成為跨區域多邊合作的典範。中國將繼續擴大自中東歐國家進口,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推進與中東歐國家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擴大互惠互利合作、攜手推進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刁莉教授表示:“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的舉辦,體現了中方以更高水平開放鏈接世界的決心。未來,如中國-中東歐博覽會、中國-中東歐國家海關檢疫合作對話會、中國-中東歐國家聯合商會等,中國政府繼續為這些合作平台為雙方擴大貿易、加強投資合作提供支持,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專家指出,目前中東歐有14個國家,其中有9個為歐盟成員國,除了歐盟成員國開放度高之外,積極擴展與其他中東歐國家的貿易往來與合作,未來將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發展也不斷優化:這些國家的農食產品、輕紡產品、礦產原料、汽車及零部件等具有比較優勢,中國將繼續在新能源、綠色經濟方面助力這些國家的廣闊市場。
2012年4月26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宣告成立。13年來,雙方經貿成果豐碩。從國別來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合作更多集中於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五國。根據國研網國際貿易研究與決策支持系統數據計算得到,自2012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提出至今,中國與中東歐16國貨物進出口累計總額的80%以上集中於上述五國,2024年排名前三位的是波蘭、捷克、匈牙利,中國對這三國進出口分別佔同期對中東歐進出口總值的 31.6%、16.3%、11.4%。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對中東歐國家進出口貿易規模達3296.8億元,同比增長5.6%,對中東歐國家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2024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總值為142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高於中國進出口整體增速2.5個百分點,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刁莉表示,大多數中東歐國家都是歐盟成員國,開放程度較高,儘管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較仍有距離,但貿易互補性強,經濟增長潛力巨大。此外,中國與中東歐經貿發展的便利化措施不斷優化,通關效率顯著提升,跨境電商平台廣泛應用,從十年前需要發展的“三通”擴展到現在的“五通”,極大促進了雙邊貿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刁莉預測:“展望未來,貿易規模將繼續擴大。預計2025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額將突破1500億美元。雙方將繼續深化經貿合作,優化貿易結構,提升產品質量,達成更高規格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雙方在經貿領域不斷擴展,高新技術、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合作逐步展開。人文交流日益頻繁,文化、教育、旅遊等多領域互動,即增加了服務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又促進相互的瞭解與友誼,同時積極開展金融服務貿易,數字服務貿易。”
刁莉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對中東歐國家投資規模迄今已超過240億美元。中國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上下游企業加大在中東歐地區考察、投資力度,成為投資合作新亮點。隨著技術交流和產業鏈融合加速,雙方在綠色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基礎設施、能源交通等領域合作項目穩步推進,有效提升了區域互聯互通水平。”
專家強調稱,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能源供需互補,中東歐部分地區能源進口需求大,且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與現實有差距,而中國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有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在能源裝備製造、工程建設方面也有優勢,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5 月 15 日,
比亞迪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歐洲總部官宣儀式。比亞迪歐洲總部選址布達佩斯第 11 區,毗鄰多瑙河,承載銷售與售後、車輛認證及測試、車型本地化設計與功能開發三大核心職能,並將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在研發領域,比亞迪歐洲總部將首先聚焦智能輔助駕駛技術與下一代汽車電氣化技術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