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專家:美國對華石油制裁僅具象徵性

© AP Photo / Hasan Jamali專家:美國對華石油制裁僅具有象徵性
專家:美國對華石油制裁僅具有象徵性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04.2025
關注
評論
美國在伊朗核問題間接雙邊磋商中加大了對伊朗和中國的施壓力度。
美國對煉油廠山東勝星化工有限公司及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和泰國在內的七艘貨船的船東實施制裁,其所謂的理由是他們涉嫌協助伊朗石油出口到中國。這是美國第二次針對中國煉油廠採取的此類行動。今年3月,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受到美方制裁。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對伊朗石油銷售實施的五輪制裁主要針對的還是中國企業。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美伊關係專家伊琳娜·費多羅娃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這一舉措很具象徵性。

伊琳娜·費多羅娃專家說:“制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許不是很大,但這是美國加大對中國施壓的一種嘗試。而且,此次對華出台石油制裁,明顯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美國企圖通過制裁削弱中國與伊朗的關係,迫使伊朗削減核計劃並在美伊雙邊談判中做出其他讓步。”

美伊首輪談判在阿曼舉行前夕,中俄伊三國就伊朗核問題舉行的磋商已在莫斯科舉行。此前三國還在北京舉行過磋商。伊美第二輪磋商可能於週六在羅馬或馬斯喀特舉行。伊朗外長阿拉格奇將提前於週四對莫斯科進行正式訪問。面對美國加大對伊朗的壓力、削弱其談判地位的企圖,伊朗正在尋求並贏得中俄對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核問題的支持。
這種支持對伊朗來說即使不是決定性的,也意義重大。特朗普核心圈子里的伊朗強硬派認為伊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虛弱,因此美國必須堅持要求伊朗放棄核計劃,否則美國將考慮打擊伊朗,或者支持以色列打擊伊朗。

伊琳娜·費多羅娃就此提醒說,特朗普給了伊朗兩個月的時間考慮達成相關協議。伊琳娜·費多羅娃專家說:“5月10日是最後期限,他承諾期限一過將對伊朗實施打擊。對伊朗的壓力以及對購買其石油的伊朗主要合作夥伴中國實施制裁的壓力將會增加,但美國目前無意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打擊伊朗不會給美國帶來預期的結果。”

美國財政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1.03.2025
美國以購買伊朗石油為由制裁一家中國煉油廠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建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石油制裁是美國總統談判策略的一部分。

李偉建專家說:“當前特朗普政府在全世界推行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對中國部分商品更是加徵高達245%的關稅。實際上這一政策更多的是帶有威懾性,通過施壓迫使包括中國在內的貿易夥伴與美國進行談判,最終達到重塑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話語權的目的。現在美國在美伊第二輪間接談判前夕對伊朗石油出口實施新的制裁,也是同理。我們可以看到,第一輪談判釋放的信息比較積極,也反映出美國有意繼續與伊朗進行談判,試圖重新掌控在該議題上的話語權。此外,特朗普上任兩個月來高調喊了很多口號,卻缺乏實質性成果,不僅個人形象大打折扣,還遭到了美國民主黨陣營包括前總統拜登、前財長耶倫等人的批評。若特朗普在2026年11月中期選舉前仍未能兌現一些關鍵承諾,共和黨將處於多重不利局面。再加上美國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面臨多線地緣政治博弈,因此特朗普也需要在伊核問題上取得一定成果。而在談判前施壓是商人慣用的手法,一直以來特朗普都自詡為‘談判’高手,將商業談判思維套用於外交領域。至於美國制裁中國的中小型民營煉油廠,也是其一貫向中國施壓的手段,並不出人意料,畢竟美國將中國視為所謂最大的挑戰。”

中國促成伊朗與沙特於2023年達成和平協議,支持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組織,加強了伊朗在面臨美國等西方國家單邊制裁時的國際地位。目前中國正與俄羅斯一道竭盡全力解決伊朗周邊局勢。美國對華石油制裁是中國為支持伊朗而被迫犧牲的一部分。
白宮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4.2025
白宮否認將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245%的報道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