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壓力具備承受與應對能力

© Sputnik / Iliya Pitalev / 跳轉媒體庫中國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壓力具備承受與應對能力
中國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壓力具備承受與應對能力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04.2025
關注
評論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最新數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達31.87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中國《管理現代化》雜誌常務副總編、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卞永祖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有力印證了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和強勁活力。同時,面對美國加徵高額關稅的壓力,中國加速推進以國內消費為主導的內需體系建設,使中國具備承受與應對能力。
4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創新引領作用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中國國家統計局還發佈了其他數據: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義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

卞永祖表示:“2025年一季度經濟總體增長表現超過市場預期。實際上近兩年來中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階段,在此期間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使得很多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產生擔憂。但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有力印證了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和強勁活力,為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積極信號。另外,一季度經濟數據還表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一定成效,特別是新興產業表現較為亮眼。”

中國國家統計局: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4.2025
中國國家統計局: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
4月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了一項法令,對來自其他國家的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基本最低稅率為 10%,大多數國家面臨更高的稅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解釋稱,這是根據美國與特定國家的貿易逆差指標計算的,目的是找到平衡而不是逆差。 然而,4月9日,特朗普宣佈超過75個國家沒有採取報復措施並要求談判,因此在90天內,除中國外,所有國家都將適用10%的基本進口關稅。貿易戰中一系列步驟之後,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額外“對等”關稅達到125%,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也升至125%。此外,美國還對中國徵收20%的關稅,是因為指控中國對合成藥物的打擊力度不足。
中國海關總署4月14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3月,中美貿易額為1545.85億美元,同比增長2.9%。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1156.16億美元,增長4.5%;中國自美國進口389.69億美元,下降1.4%。在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干擾和衝擊下,中美雙邊貿易仍保持增長。
對此,專家表示,在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嚴峻,特別是美國加徵高關稅對中國經濟確實形成一定壓力。
卞永祖指出:“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的一系列關稅政策實際上也是圍繞著打壓中國展開的。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中美雙邊貿易額在中國外貿總額中的佔比約16%,中國對美出口佔出口總額的約15%。雖然近年來中國對美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但美國仍是重要的貿易夥伴。除直接出口外,中國還通過向東盟等地區出口中間品和半成品,再由其組裝後出口至美國,形成間接對美出口鏈條。因此中國對美總體出口佔中國總出口的比例仍保持較高水平。”
卞永祖強調:“近年來中國正在加速推進以國內消費為主導的內需體系建設,逐步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展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此外,美國關稅政策對本國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重大損失,也導致這一政策的可持續性存疑。卞永祖總結稱,總體來看,中國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壓力具備承受與應對能力。”
據統計,過去五年,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中,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80%。2024年,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的“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8%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10%左右。
中國海關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04.2025
中國海關總署:今年一季度中美貿易額1545.85億美元,同比增長2.9%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