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拉美國家或將在美國挑起的關稅戰中獲益

© Sputnik / Alexander Vilf / 跳轉媒體庫巴西聖保羅
巴西聖保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4.2025
關注
評論
由於關稅戰導致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削減,巴西可能會填補中國大豆和牛肉市場的空白。
中巴兩國有關部門代表將於4月17日至18日在巴西利亞討論擴大巴西對華大豆和牛肉出口的可能性。眾所周知,此次會談恰逢中國在與美國發生關稅戰之際尋求加強其糧食安全之時。中國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25%的關稅自然也會影響美國對華農產品供應商。
愛荷華州和明尼蘇達州的許多大豆和玉米農民已經警告說,如果由於中國反制的關稅導致出口成本上升,他們將面臨破產危險。這些州傳統上都是共和黨佔多數的州。週二美國總統在社交媒體中承諾保護他們的利益。他還設法安慰他們說,在貿易戰中,美國農民總是位於對抗中國等對手的前線。
未來幾年,中國的目標是通過增加國內糧食和肉類產量以及增強糧食生產的自給能力來加強糧食安全。在即將舉行的談判中,巴西必須瞭解如何融入中國的這些計劃,同時保證自己將是替代美國供應商的可靠合作夥伴。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時學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有可能在許多方面為中國與拉美國家之間的貿易創造新的機會。

江時學專家說:“拉美地區除了旅遊業相對發達、農業資源不太豐富的加勒比國家外,其他國家或多或少都與中國在農業領域存在合作潛力。我認為農業領域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進出口貿易,二是投資,三是技術。美國發起關稅戰後,中國開始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為保障糧食供應穩定性及豐富性,自然需要尋求實現進口渠道的多元化。在此情況下,農業資源豐富的拉美國家的重要性尤為凸顯。比如,巴西和阿根廷都是農業大國,出口大量的優質大豆、牛肉等農畜牧產品。毫無疑問,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中拉經貿關係發展,特別是深化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促進農畜牧產品貿易。當然,除了農業領域合作,我們也希望中拉在投資、科技等多領域的合作也不斷深化發展。”

美國白宮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4.2025
白宮:美國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
據西方媒體報道,美國計劃動用新的措施,在貿易談判中給一些國家降低關稅以孤立中國。俄羅斯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專家、高等經濟大學世界經濟與全球政治系講師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夫預測,所有拉丁美洲國家,尤其是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作為美國最密切的地理和經濟夥伴,都會面臨來自美國越來越大的壓力。

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夫專家說:“這只能進一步加劇中美關係的緊張。在這場貿易戰中,拉美國家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他們必須做出務實的經濟選擇,以利於發展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但同時還要努力與美國保持政治對話。發展對華關係的務實選擇顯而易見,因為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經濟存在已再不能視而不見。阿根廷的例子就證明瞭這一點。 2025年在全球經濟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中國與拉美的貿易可能會有所下降,但維持經貿關係的趨勢肯定會繼續保持下去。美國總統不可能僅憑揮一下手就能把中國從某一國家的貿易平衡中剔除出去。對於本地區大多數國家來說,中國是第一貿易和投資夥伴。未來2-3年的合作將會非常富有成果。”

4月上旬中國和阿根廷兩國央行將兩國貨幣互換協議延長一年,其金額相當於50億美元。 4月14日訪問阿根廷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指責中國搞所謂的“掠奪性協議”和“債務陷阱”。中方稱此言純屬謊言,事實是美方別有用心,企圖挑撥中阿關係。
巴西政府:美國新徵關稅後將保衛本國製造商利益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04.2025
巴西政府:美國新徵關稅後將保衛本國製造商利益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