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談美國“對等關稅”:國家應對工作甚具部署,香港須以底線思維準備不同預案

CC BY-SA 3.0 / Mk2010 / View of Victoria Harbour from Victoria Peak香港財政司司長談美國“對等關稅”:國家應對工作甚具部署,香港須以底線思維準備不同預案
香港財政司司長談美國“對等關稅”:國家應對工作甚具部署,香港須以底線思維準備不同預案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4.2025
關注
綜合港媒報道,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日出席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的論壇時就美國加徵“對等關稅”表示,對香港帶來的“間接影響”遠大於“直接影響”,認為香港要做好本分,以底線思維準備不同預案,亦不能低估其影響。國家在這方面的應對工作很冷靜,且甚具部署。
陳茂波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政策善變,有不確定性,容易引起市場反應,特別是在金融市場,特區政府已有監察機制,期望及早識別出問題,然後化解,以及建立一個較大的緩衝。

陳茂波說,美國宣佈加徵關稅後,當地評論預計會導致高通脹,甚至出現滯脹風險,令經濟萎縮,現時環球經濟情況可謂有危有機,他形容國家在應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做法,好冷靜,亦好有部署。

他還指出,未來全球將形成三大板塊,中國,日本與亞太區是其中一塊,另一塊是印度、中東、非洲及歐洲,至於美國、北美、南美是第三個板塊,他相信區域內有合作,但同時有競爭。
陳茂波認為,香港目前要做好自己的事,並以底線思維準備不同預案。他說,不少東南亞國家近年大量投資基建,加上人口多及年輕,鼓勵香港企業除了傳統歐美市場外,應拓展全球南方等新興市場。他還表示,近日香港股票市場每日成交約2500多億元,認為是對香港及內地經濟的正指標。而今年訪港旅客人次達1220萬人,按年上升9%,其中外國旅客增幅達18%。
陳茂波稱,早前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發現出席論壇的美國和歐洲公司愈來愈多,顯示美歐公司對中國投資的興趣,與政治層面是兩回事,大部分企業都認為中國是未來發展的機會,加上DeepSeek效應,令企業對中國的創科發展眼前一亮。他表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和香港的投資意欲已轉勢,變為現時“怕走雞”、“怕執輸”。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方發佈行政令,宣佈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對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加徵34%關稅,並將於5月2日取消對中國的小額免稅待遇。
對此,香港特區政府表示,香港是自由港,一直支持和奉行自由貿易,對所有進口貨品包括美國產品從來不設關稅。美國以所謂對等關稅為由對香港產品加徵關稅,違反常理邏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香港是單獨關稅地區,設立了有效的貨物進出口制度,包括產地來源證制度、貿易申報和貨物艙單要求,並按此嚴厲執法。美國聲稱為減少轉運和逃稅風險而對香港產品加徵所謂對等關稅,脫離事實,充分顯露其打壓對手的霸凌行為。
港府稱,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603億美元。過去十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的。美國的做法完全是損己害人的單邊保護主義行為。
港府指出,至於香港寄往美國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美國多次單方面朝令夕改,香港郵政要求美國郵政機關盡快釐清,不應對市民構成不便。由現在至5月2日,香港郵政暫時維持寄件美國的郵遞服務,但不會代收所謂關稅。
4月4日,中方發佈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中方多次表示,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磋商解決貿易分歧。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東方學院院長安德烈·卡爾涅耶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4.04.2025
俄專家:中方對美關稅反應強硬,具保護國家利益手段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