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法務實合作已收穫累累碩果

© AFP 2023 / Miguel Medina專家:中法務實合作已收穫累累碩果
專家:中法務實合作已收穫累累碩果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1.03.2025
關注
評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在北京同法國外長巴羅舉行會談。王毅指出,今年是中法關係新甲子“開局之年”。中方願同法方一道,發揮歷史主動精神,以元首共識為引領,規劃好雙邊重要議程,加強各領域各層級對話,超越分歧、深化合作,為新甲子開個好頭。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刁莉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談到,目前中法雙方在積極開展雙邊多邊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中法務實合作已經收穫累累碩果。
去年中法雙方共同慶祝建交60週年。王毅在與法國外長巴羅會談後共見記者答問時表示,1964年中法建交在國際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當時冷戰大背景下,中法這一決定充分體現出大國的戰略眼光和歷史主動。習近平主席將中法建交精神精辟概括為“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
刁莉介紹目前的中法關係說:“目前中國與法國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同時中國也是法國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近年來,中法雙方各有關部門依託戰略對話、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和高級別人文交流三大機制,將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落實落地,不斷充實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內涵。”
刁莉指出:“去年2024年,雙方圍繞兩國關係及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氣候變化等國際熱點問題和多邊議題密切溝通,政治互信不斷鞏固。雙方同意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鞏固中法經貿關係的良好發展態勢。雙方還一致認為應以中法建交60週年和中法文化旅遊年為契機,推動兩國人文交流釋放更大活力。在三大機制推動下,兩國經貿合作已拓展至多層次、多領域、多維度。合作中許多重要領域是法國擅長的領域。從航空航天、民用核工業到可再生能源,兩國在教育、學術研究、制藥、生物技術和農業等領域的聯合研發取得了重大進展。”
專家表示,實質性合作最終還是體現在雙方的投資與合作上。
她說:“法國是中國重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尤其在汽車製造、化妝品、農食品和氫能等領域有顯著的投資合作。近幾年由於中國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更多實質合作的領域發生了一些變化,某些合作的領域從買方變成了賣方,例如在能源民用核電領域,法國與中國簽署了實質性的合作。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開展民用核能項目合作的西方國家,中法核能合作已從‘硬核’的技術合作向著更具前瞻性的‘軟科研’領域拓展。”
“法國電力集團可再生能源公司亞太區副總裁帕特里克·沙裡尼翁說,中國低碳能源裝機容量世界領先,而且‘中國一直支持我們開展能源投資項目,中國出色的供應鏈完全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設備需求’。”她補充說。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3月27日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中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首次達到20億千瓦。“十四五”以來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實現翻番,累計增長了103.1%。
刁莉還分析說,近年來兩國實質性的合作主要還體現在綠色發展和能源合作,以及航空產業、文化交流、旅遊、教育等領域。
她表示:“綠色發展:在法國北部工業中心敦刻爾克建設的‘電池谷’項目中,中國建築所屬中建地中海公司與美國BETOM合作,提供全面的工程咨詢服務。中材建設在西歐發達國家境內批准的可替代燃料項目,顯著提高了水泥生產的環保性能;能源合作:雙方共同建設了採用歐洲先進壓水堆(EPR)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廣東台山核電站,這是全球EPR首堆;今年初,中核集團與ITER組織簽署真空室模塊組裝合同,這是中國首次承擔此類核心設備的安裝任務;航空產業:空客在天津設立了第二條總裝線,中國航發與法國賽峰集團合作,共同研發和生產渦軸-16發動機,這一合作將推動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文化交流與合作:到2024年中法建交60週年期間,雙方在文化、旅遊、教育等多個領域加深了合作,例如中智簽證法國受理中心的設立,為中法人員往來提供了便利。”
在法國帶頭支持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背景下,中法“電池谷”合作值得一提。據中國儲能網報道,在法國北部上法蘭西大區正在建設中的“電池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參與備受關注。接受採訪的法國車企高管、地方招商機構、相關學者表示,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真正的領先地位,法國業界期待與之合作,從中獲益。
法國“電池谷”北起敦刻爾克,南至杜埃,全長約100公里。在“電池谷”中部的呂茨,中國敏實集團與法國雷諾集團於2023年聯合投資的兩條電池盒生產線已啓動生產。雷諾呂茨廠區經理讓—呂克·布瓦告訴記者,生產線不到三個月就安裝完畢,合資公司正在加緊為雷諾新款電動車生產電池盒。
法國北部投資促進局首席執行官揚·皮托萊表示:“中國企業在電池技術和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真正的領先地位,具備競爭優勢,因此我們真心希望與中國企業建立夥伴關係,從其擁有的先進技術中獲益。”
刁莉教授還指出,中法第三方市場合作也在不斷深化。
第三方市場合作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提出的國際經貿合作新模式。企業根據項目特點和需要,以市場為導向,聯合他國企業共同在第三方市場為項目落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優勢互補,促進項目更高效順暢地運作。主要表現為中國與發達國家合作開發發展中國家市場,將中國的優勢產能、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效對接,協同發揮各自企業優勢,共同推動第三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和民生改善的務實舉措。法國是最早與中國建立第三方市場政府間合作機制的國家。2015年6月份,中法兩國發表《中法關於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聯合聲明》,正式開啓第三方市場合作新模式探索。
刁莉舉例說:“法國企業參股的車企斯特蘭蒂斯集團2023年10月出資15億歐元收購中國零跑科技20%股份,中法新建的合資公司已在意大利和波蘭等地投產純電動車。在中部非洲國家剛果(布),中法剛三方優勢互補,攜手運營剛果(布)國家一號公路特許經營項目,顯著帶動當地就業、改善民生福祉。”
中國時任駐法國大使、現任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盧沙野去年曾指出,豐碩的務實合作成果讓中法有底氣、也有責任旗幟鮮明地反對“脫鈎斷鏈”“零和博弈”,共同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王毅談中法外長共識時也表示,雙方都認為,中法關係秉承獨立自主的民族精神,追求和平發展的大國責任。面對國際格局的深刻演變,雙方作為全面戰略夥伴,應當發揮歷史自覺,堅持以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以對話協作反對陣營對抗,以互利共贏反對脫鈎斷鏈,讓中法關係在新甲子展現新作為。
王毅:中法關係展現出獨特的戰略價值和全球意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1.10.2024
王毅:中法關係展現出獨特的戰略價值和全球意義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