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澳大利亞不斷提高在亞太地區軍力投射能力

澳大利亞首都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03.2025
關注
評論
澳大利亞國防預算將在未來四年內增加106億澳元(約合67億美元),澳防長理查德·馬爾斯週一在阿瓦隆航空展上透露。這是澳大利亞此前宣佈的十年間將增長500億澳元的一部分。澳防長表示,這是自二戰結束以來澳大利亞國防開支增幅最大的一次。106億澳元中的10億澳元將直接用於發展軍力。其中包括購買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訂購的42高機動性火炮火箭系統(Himars)發射裝置。今天澳大利亞宣佈,它已收到頭兩個發射裝置。可以把它們安裝在陸地載體上,也可以安裝在C-17和C-130船隻和飛機上。額外的軍事撥款還將用於製造全球機動火炮火箭系統(GMLRS),以及用於為護航艦隊購買護衛艦以及西澳大利亞州AUKUS潛艇基地升級改造的費用。
該基地比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總部更靠近亞洲和印度洋,因此對美國遏制中國在海上不斷增長的軍力和實力具有戰略意義。
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教授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澳大利亞作為一個能礦產品和農牧產品的出口國,澳大利亞卻將自己捲入無謂的軍備競賽,甚至窮兵黷武,將自身夢遊式地引入美國反華戰略的戰爭陰霾,這顯然缺乏基本的政治理性和戰略智慧。陳弘教授說:“澳大利亞工黨政府此次宣佈增加國防預算,其主要動機同今年即將舉行的聯邦議會選舉有密切關係。目前,雖然阿爾巴尼斯政府尚未正式宣佈大選日期,但是據判斷,不會晚於5月中旬。現在執政黨工黨和在野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選情十分膠著,左右該兩大黨競選勢頭的主要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形勢。換言之,澳大利亞經濟形勢的發展前景,是兩黨都在打的最重要的一張牌。兩黨都希望用切實的政策承諾,讓選民提振起信心,進而擴大自己的票倉。
“工黨政府利用自己執政黨的優勢,正在大打經濟牌。據悉,3月25日將發佈的新的財政年度的預算,將包括多項經濟刺激計劃和政策。在此背景下,增加國防預算,尤其是通過增加軍工產業的支出,其目的之一是試圖以此增加就業,推動製造業振興,借此撬動經濟發展。
“然而,必須看到,借軍工發展拉動經濟,對澳大利亞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此次10億澳元的軍工生產投入,主要用於一些武器製造和核動力潛艇生產基地的建設,基本沒有經濟回報收益。這種投入只能在表面上對經濟產生短期推動,然而長期來看缺乏後勁。事實上,將資金投入軍工生產,卻無視有關國民經濟發展的工農業和基礎設施等建設,是一種本末倒置的低效能手段。
亞太地區需要的是和平、穩定和發展,澳大利亞需要審時度勢,從自己本國的長遠利益出發,維護地區和平和穩定,同中國和其他地區國家一道,共同把太平洋建設成一個真正的太平之洋、友誼之洋、合作之洋。 ”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9.03.2025
加拿大總理:將與澳大利亞出資60億美元合作開發超遠程雷達用於北極防禦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大洋洲中心專家阿爾喬姆·加林在接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評論道,澳大利亞正在以對抗所謂的"中國威脅"為藉口加強其進攻能力。阿爾喬姆·加林專家說:“澳大利亞是在抵制捏造出來的威脅,這已經持續幾十年了。就上述情況而言,它也不過是試圖盡可能地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前表現自己。 也就是說,表現出它在軍事,戰略和情報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並且美國可以交給它在該地區需要完成的某些任務、以發揮在軍事和政治威懾中國方面的作用。澳大利亞仍在加強與美國軍工綜合體的合作,因為增加的武器成本就是專門用來購買美國武器的。從一個國家的主權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越來越緊地把自己與美國捆綁在一起。”
技術和軍事上對美國的依賴將使澳大利亞與美國為其安排的決定和任務的完成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而這不僅沒有消除,而且還給中澳關係製造了更多的政治障礙。
澳大利亞首次參加日美在亞太地區舉行的“鋒刃”軍事演習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2.02.2024
澳大利亞首次參加日美在亞太地區舉行的“利刃”軍事演習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