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5年財政預算增加,專家:兼顧民生、國防、高科技等領域協調推進

© Sputnik / Evgeny Pavlov中國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
中國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3.2025
關注
評論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年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年預算支出的擬定安排,既符合市場的實際情況,也符合市場預期,兼顧了民生、國防、高科技等多領域的協調推進。
適度提升赤字率增強中央財政機動性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9.7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
劉志勤表示,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今年政府預算支出的擬定安排,既符合市場的實際情況,也符合市場預期。
“其中有兩點值得特別關注,一是赤字率,二是擬安排增加的公共預算所集中的領域。因為長期以來我國對於赤字率的安排都較為謹慎,大多數年份低於3%,近幾年赤字率標準才有所鬆動。而赤字率作為中央財政的重要槓桿工具,其設定標準與調整對財政政策的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具有關鍵作用,有利於推動穩健的財政政策。換言之,適度提升赤字率標準可增強中央財政的機動性,讓政府有較大的財政空間展開緊急工作和項目。”劉志勤解釋說。
專家提到,“兩新”“兩重”政策推出後,去年中國在重點項目和新項目、新產業等方面的投入持續加大,也促使今年增加了這方面的財政支出預算。畢竟“兩新”“兩重”政策實施以來,國家主持的150多個項目全面啓動並取得顯著進展,離不開中央積極穩健的財政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對於財政支出採取的實事求是、適當放寬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保證了項目不斷推進。
專家:中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需要挖掘消費潛力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2.02.2025
專家:中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需要挖掘消費潛力
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中國國防預算增幅
中國國務院關於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指出,2025年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國防支出是17846.65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7.2%。
對於今年國防預算比上年執行數增長7.2%,劉志勤認為,這一增幅符合實際需求。“眾所周知,當前中國軍費開支僅為美國的不到三分之一,人均國防費更是偏低,所以在這方面中國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影響國防支出預算最為關鍵的因素還是地緣政治的影響。當前南海和台海局勢讓中國面臨較大壓力,需要加強在國防領域的投入,增強軍事科研能力,提升設備、人員培訓和新技術的水平。此外,中國在深空探測及載人航天等前沿領域也正處於方興未艾的狀態,此時加大投入力度,能夠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全球軍費開支持續走高。據統計,2024年全球軍費的開支約為2.4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2月25日記者會上強調,中方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需要,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中國始終堅持自衛防禦戰略,不與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
財政支出安排有效保障高科技領域加速發展
除國防支出外,2025年政府在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預算安排也均有所增長。
劉志勤認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需求發生很大變化。受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的影響,特別是地緣政治變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壓力,以及美西方對中國高科技領域和高產出行業的打壓,使得相關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和預算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增加有關投入和財政預算,完全符合市場的需要;二是經過多年發展,在如何保持赤字和預算達到較好平衡方面,中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是為何在遇到各種困難之際,中國的財政工具箱里都有比較豐富的工具,能夠隨時拿出來有效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
專家稱,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爆發式增長,各國競相在該領域加速發展,中國也不例外。而中國去年能在AI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取得讓世界震驚的成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積極的財政投入支持。因此中國對於科技研發的支持也推動了這部分預算佔比的提高。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穩步增長,達到36130億元,比上年增長8.3%,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
另外,專家提到,中國有必要繼續加強在隱性科技方面的研發和投入。由於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崛起,美西方恐怕還會繼續加強與中國的科技競爭,所以在這方面的投入只能增加不會減少。特別是在大學培訓各類人才、普及高中和大學教育,也應該是中國下一步投入的主要方向。
劉志勤最後總結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支出預算方面,兼顧了民生、國防、高科技等多領域的協調推進。
人民大會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3.2025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