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友協副主席:中國從我小時候就進入了我的生活,只要我的心還在跳動,就會做我喜歡的事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2024年
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2024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關注
評論
2025年2月13日,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迎來自己的90歲生日。在此之際中國授予她一枚授予外國公民的最高國家勳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勳章;俄羅斯聯邦也授予了她一枚友誼勳章。加林娜·庫利科娃幾乎一生都致力於加強和發展俄中友好和兩國人民的友誼。在慶祝90壽辰紀念日之際,加林娜·庫利科娃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分享了她如何將自己的一生與中國聯繫在一起、俄中友好協會是如何成立的、她最喜歡中國的甚麼,以及她如何看待俄中關係的未來。

“從童年時代起,中國就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庫利科娃說:“可以說,中國從我童年起就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當中國人民革命取得勝利時(1949年),我還是一名七年級學生。在蘇聯人們熱烈討論這次勝利,並播放了我們的記者拍攝的有關中國人民戰爭的影片。演唱了《莫斯科-北京》歌曲,發表了多篇來自中國的報道。我們這些小學生被組織去看這些影片,還有在中國革命的不同階段給予中國援助的老兵來看我們。所有這一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儘管我在莫斯科市中心尼基茨基門附近的125學校學習,而且我們的外語是法語,但十年級的時候,我在學校和家裡都說我想學習中文。”

庫利科娃後來進入了東方學院(後來該學院關閉),她與其他30名研究中國的學生一起被轉學到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
據她介紹,在校期間她曾參加過莫斯科青年學生藝術節,並有機會與北京實驗劇院和廣東省青年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合作。 藝術節結束後,獲得金獎的中國藝術家們獲得了前往俄羅斯東部地區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旅行的機會。期間他們訪問了秋明、新西伯利亞和赤塔,在這次旅行中,她有幸與中國參賽者在一起度過難忘的時光。

俄中友好協會成立

據庫利科娃介紹,1957年,當她進入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五年級的時候,俄中友好協會的前身——蘇中友好協會在莫斯科成立。大家知道,蘇聯多年來一直在幫助中國打擊國內的反動派和日本的侵略以及戰後重建。
庫利科娃說:“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們愛上了中國和勤勞的中國人民。我們希望盡力幫助中國重建國家。在人民革命勝利後的最初幾年里,幾乎所有的蘇聯著名團體、作家、藝術家、音樂家都去過中國。他們都希望為發展蘇中關係作出貢獻,擴大同勤勞英雄的中國人民的聯繫。”
據庫利科娃說,成立蘇中友協的另一個原因是,當時中蘇友協已在中國開展活動多年,但在蘇聯卻沒有合作夥伴。在中國友好協會成立於1949年10月5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後的第五天,以感謝蘇聯在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鬥爭中28年來一直支持中國。後來決定在蘇聯成立也一個組織,作為中蘇友好協會的直接合作夥伴,使友好組織能夠更加緊密地促進兩國人民相互瞭解和友誼的發展。
協會從成立之日起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謝爾蓋·格拉西莫夫、芭蕾舞演員加林娜·烏蘭諾娃和娜塔莉亞·杜金斯卡婭等重要文化人物開始陸續加入該協會。協會主席是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成員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安德烈耶夫。
庫利科娃與一群受邀學生一起參加了協會成立大會。她說,當時她就非常渴望在這個組織工作。而這個強烈的願望也確實實現了。 1960年她應邀到中蘇友好協會工作。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加林娜·庫利科娃,1960年
加林娜·庫利科娃,1960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加林娜·庫利科娃,1960年
庫利科娃接著說:“就這樣,自1960年以來,我的生活和工作一直與對華友好活動緊密相連。我很高興命運給了我這樣的禮物——我於是開始研究一個我非常感興趣的國家,我對它的歷史、文化、傳統很感興趣。我在中國結識了很多熟人和朋友。”
協會成立後,積極開展工作,舉辦各種活動,接待中國代表團,其會員也到中國訪問。庫利科娃說,蘇中友好協會的活動在中蘇關係困難時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當時我們兩國之間不僅國家間關係中斷了,而且民間也不再往來。後來蘇聯政府決定不停止蘇中友協的活動,而是讓它繼續存在下去,以保持蘇聯人民對中國人民、豐富的文化和數千年歷史的尊重。
庫利科娃說:“我們繼續舉辦紀念中國文化人物、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等的活動。正是在蘇中兩國關係困難的歲月里,我們成為團結我國全體有意加強和保持對華友誼的公民的中心。”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莫斯科,1978年2月17日蘇中友好協會第三次全聯盟會議。 蘇中友好協會中央委員會執行秘書庫利科娃向中國外交官舉行有關中國書籍的展覽
莫斯科,1978年2月17日蘇中友好協會第三次全聯盟會議。
蘇中友好協會中央委員會執行秘書庫利科娃向中國外交官舉行有關中國書籍的展覽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莫斯科,1978年2月17日蘇中友好協會第三次全聯盟會議。 蘇中友好協會中央委員會執行秘書庫利科娃向中國外交官舉行有關中國書籍的展覽
庫利科娃還說,大家都知道,在我們領導人的智慧指導下,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關係後來實現了正常化。今天俄中兩國領導人都表示,俄中友好協會是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先驅,它在兩國關係困難時期開展的活動不僅為恢復兩國民間往來作出了貢獻,而且也為恢復國家間關係作出了貢獻。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1983年恢復了俄中友好組織的代表團交流。 1983年10月,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蘇友好協會的邀請,蘇中友好協會以蘇中友好協會中央委員會第一副主席齊赫文斯基院士為首的20名領導人和積極分子在中斷18年後首次訪華。
1983年恢復了俄中友好組織的代表團交流。 1983年10月,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蘇友好協會的邀請,蘇中友好協會以蘇中友好協會中央委員會第一副主席齊赫文斯基院士為首的20名領導人和積極分子在中斷18年後首次訪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1983年恢復了俄中友好組織的代表團交流。 1983年10月,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蘇友好協會的邀請,蘇中友好協會以蘇中友好協會中央委員會第一副主席齊赫文斯基院士為首的20名領導人和積極分子在中斷18年後首次訪華。
庫利科娃說:“今天我們仍在積極工作。俄中友好協會是我國唯一一個自成立68年以來一直舉辦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俄建交紀念日、慶祝《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紀念日、紀念中國歷史上重要日期以及積極參與發展雙邊關係的中俄社會名人的組織。
目前俄中友協在全國有30個地方分支機構,有駐俄使館、總領館代表、留學生代表和其他中國各界代表參加其活動。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1989年5月,莫斯科,紅場。 庫利科娃與中華全國宇航員學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王永志率領的中蘇友好學會代表團。
1989年5月,莫斯科,紅場。 庫利科娃與中華全國宇航員學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王永志率領的中蘇友好學會代表團。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1989年5月,莫斯科,紅場。 庫利科娃與中華全國宇航員學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王永志率領的中蘇友好學會代表團。

首次中國之行,與老朋友重逢

庫利科娃回憶說,1957年她和一群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的學生被派往北京的蘇聯大使館進行畢業前實習。
庫利科娃說:“1957年,當我們作為學生來到北京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實習時,我在莫斯科藝術節上認識的中國歌舞團的男孩和女孩們拿著鮮花來迎接我們。我在北京待了六個月,和他們聊了很多。我經常去劇院找他們。我們去公園散步。我甚至參加了一對夫婦的婚禮。那時我才明白,我們兩國的年輕人可以通過深厚的人類友誼和相互理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我記得當我從火車站出來,進入這座城市時的第一印象。我看到一大群騎自行車的人,都穿著同樣樸素的灰藍色衣服。我們當時住在大使館裡。根據與大使館負責人的約定,每週六和周日我都和中國朋友們一起去頤和園。他們帶我參觀了頤和園的一些景點。我們甚至還共同參與了北京近郊的十三陵水庫的建設。”
庫利科娃補充說,早在1957年她就對這件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儘管生活條件艱苦,但中國人依然充滿著激情,他們想要建設自己的國家,他們渴望為祖國奉獻一切。”
後來,她有幸在蘇聯(之後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擔任了近十年的協會副主席,與中國各界有過廣泛的交流,結識了很多朋友,至今他們之間還保持著聯繫。

在中國庫利科娃最喜愛的一些地方

庫利科娃說,在中國工作了多年,她到過中國很多省市。她說:“我有很多喜歡的地方。很難說哪一個我最喜歡。當然,北京有很多文化古蹟。廣東有大灣區,重慶則因為它眾多的人口以及與全國其他地區一樣成功的發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貴州省,貴陽市,它的自然風光秀麗。西安的兵馬俑。還有山東、上海和浦東。 “我第一次去上海是在 1958 年。當時中國的帆船在江上航行,今天浦東的所在地,當時還是一片稻田和小屋。”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50週年紀念日當天,在天安門廣場
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50週年紀念日當天,在天安門廣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50週年紀念日當天,在天安門廣場
庫利科娃補充道,在中國工作期間,她有時喜歡在週末去一些僻靜的角落,坐在小池塘邊,欣賞花兒綻放、蝴蝶飛舞、鳥兒鳴叫……
庫利科娃回憶道:“從那時起已經過去了很多年。 我上次去中國是去年十月。 我應邀出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來自90多個國家的300多位嘉賓參加了此次慶祝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出席活動並向來賓發表講話。十月里所見到的一切都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來賓們應邀參觀中國未來首都雄安新區。我相信,中國的計劃都將會實現。”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瀋陽,2000年8月30日。日本戰爭的蘇聯參與者的紀念碑。
瀋陽,2000年8月30日。日本戰爭的蘇聯參與者的紀念碑。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瀋陽,2000年8月30日。日本戰爭的蘇聯參與者的紀念碑。

中國友誼勳章

加琳娜·庫利科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勳章的獲得者。 2019年習近平主席親自向她頒發了這枚勳章。她也成為繼俄羅斯總統普京之後第二位獲得此勳章的俄羅斯人‌。
庫利科娃說:“當告訴我要獲得這個(勳章——編輯部)時,我非常激動。當然這也是一個巨大的責任。當時也是一種驕傲。我必須說,友誼勳章只授予一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一枚這樣的勳章。由於俄羅斯和中國有著特殊的關係,俄羅斯獲得了第二枚這樣的勳章。”
庫利科娃一直認為,這個獎項並不屬於她一個人,而是屬於那些成千上萬為加強我們雙邊關係已經並將繼續投入身心、智慧和經驗的人。
庫利科娃說:“而我只是他們當中的一份子。只要我的心臟還在跳動,我就會和同事們一起做我喜歡的事情,沒有他們我無法想象我的生活,因為任何關係都不是由一個人建立起來的。”

中俄關係前景廣闊

庫利科娃說:“我相信(俄中)關係是最有前景的。有過不同的時期。有起有落。但我相信,我們兩國的國家利益是一致的。它們之所以一致,是因為我們領導人的活動都是為了改善我們人民的生活。它們在經濟領域也是一致的,因為我們的經濟和中國的經濟是互補的,儘管今天存在著一些問題:交通、金融、過境等問題。”
庫利科娃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因為雙邊關係發快速發展,而俄中之間的金融機制和物流鏈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不過,庫利科娃相信,這些現象只是暫時的。她認為,兩國利益吻合,兩國關係正在全面發展。
© 照片 : 照片來自個人檔案2022年10月31日,庫利科娃在致力於俄中友好協會成立65週年的"公共外交在俄中關係建立、恢復和發展中的作用"國際會議上的講話
2022年10月31日,庫利科娃在致力於俄中友好協會成立65週年的公共外交在俄中關係建立、恢復和發展中的作用國際會議上的講話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2022年10月31日,庫利科娃在致力於俄中友好協會成立65週年的"公共外交在俄中關係建立、恢復和發展中的作用"國際會議上的講話
庫利科娃說:“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已進入新時代,今天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前景十分光明。我們兩國元首弗拉基米爾·普京和習近平之間高度信任和友好的戰略關係就是最好的證明,這種關係為俄羅斯和中國全部多層面的國家間關係提供了可靠的平台。這種關係得到了兩國人民的支持。在當今動蕩的世界,任何人都無法摧毀我們之間的全面聯繫與交往。這些聯繫是為了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和平與安全的事業而發展的。”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