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提升核反擊能力、完善核反擊手段的最終目的是防止核戰爭

© Sputnik / Anna Ratkoglo / 跳轉媒體庫專家:中國提升核反擊能力、完善核反擊手段的最終目的是防止核戰爭
專家:中國提升核反擊能力、完善核反擊手段的最終目的是防止核戰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3.01.2025
關注
評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23日電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千里岩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提升核反擊能力、完善核反擊手段的最終目的是防止核戰爭。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作出了發展中國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中國用事實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千里岩就此表示,中國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受到最多核訛詐的國家。在抗美援朝時期反復被美國核威脅,這也是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在如此艱難的時期仍然下定決定研制和發展自身核力量的動力所在。中國在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當日,就向全世界宣佈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國海軍核潛艇(資料圖片)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1.2025
俄專家報告:中國核武庫規模將在2035年前達到俄美水平
專家指出,目前全世界核武器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儘管目前的世界並不穩定,但彼時的中國處境更加艱難,中國發展核武器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為應對核威脅、打破核壟斷、防止核戰爭被迫做出的歷史性選擇。中國發展核武器不是為了威脅別國,而是為了防禦和自衛,維護國家戰略安全,也是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千里岩認為,中國不公開具體的核武器數量,這本身就是核威懾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想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那就沒必要關心中國有多少枚核彈頭。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最大的核政策透明,這是任何一個核武器國家都沒有達到的透明度。
專家表示,出於打破核壟斷和防止核戰爭的目的,為了遏制某些國家先發制人核打擊的衝動,中國有必要升級核反擊手段。中國的核反擊能力越弱,遭受核打擊的可能性就越高。這既包括提升核武器載具的突防能力,也包括完善核反擊手段,同時還需要核反擊手段在遭受核攻擊情況下的生存能力。
核武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10.2024
專家:中國強調核武器的主要用途是防禦而非進攻,這是對世界核軍控的重要貢獻
據其介紹,一直以來,美國核威脅中國主要是來自他們的海基力量,陸基力量主要對準俄羅斯,空基也有少部分對準中國。隨著中國常規力量的發展,尤其是拒止能力的提升,美國也會進行調整,將陸基力量對準中國。這對中國的二次核反擊能力也會構成一定威脅。
但他認為,隨著中國導彈技術的發展,突防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儘管美國的陸基中段防禦系統、“宙斯盾”反導系統、“薩德”系統、“愛國者”系統、機載激光武器和擴展的中程防空系統採取陸海空基多系統全程攔截方式且遍布中國的周邊,但這些系統的攔截能力似乎並不出色,中國的核反擊能力應該是有保障的。
千里岩最後表示,中國保留核反擊的權利,提升核反擊的能力,完善核反擊的手段,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防止核戰爭。2024年 9月25日,中國成功試射了一枚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部分展示了中國核反擊的能力。尤其是隨後發佈發射的視頻,說明瞭中國已經實現了機動、快速的發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預防先發制人打擊的效果。
中國南部戰區軍艦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12.2024
中國軍力前所未有增長令美國擔憂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