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台立法機構強推法案引亂局,民進黨施政模式備受質疑

© AP Photo / Wally Santana台灣
台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12.2024
關注
評論
12月20日,台立法機構通過三大法案引發激烈政治博弈,民進黨當局強烈反擊並煽動支持者抗議,場外衝突不斷升級。兩岸時事評論員畢殿龍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執政受限於選票支持不足和民眾不滿,而民進黨依舊延續以往街頭運動與議會鬥爭的手法推動政策,但其強行施政和權力擴張引發民眾對民主倒退的擔憂和反制呼聲。
綜合媒體報道,歷經一整天的激烈攻防與肢體衝突,包括“財政收支劃分法”、“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在內的三案12月20日最終通過“三讀”。此次法案的通過背後,不僅反映了台灣立法機構內部的複雜政治博弈,也揭示了當前民進黨執政面臨的困境和挑戰。

畢殿龍指出:“雖然民進黨在今年初的選舉中獲勝,但賴清德僅獲得了大約40%的選票,這就意味著他在很多方面都無法代表廣大台灣民眾的民意,包括在推動內部事務和制定挑釁兩岸的政策方面,也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執行,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牽絆和阻礙。”

畢殿龍進一步分析道,民進黨在執政和推動政策過程中,慣用各種手段以獲取政治利益和主導權。

他表示:“民進黨是‘草根’政黨出身,從以往的黨性和鬥爭經驗模式來看,不但善於在議事機構比如議會上進行爭鬥,也更善於利用街頭運動,比如煽動‘太陽花學運’等各種學生運動來裹挾民意,以達成政治和選舉目的。特別是國民黨執政時期,即使民進黨議員佔少數,但其多次採取鎖門霸佔主席台、製造肢體衝突等方式,來阻礙國民黨通過有利民生和兩岸交流的議案。如果達不成目的,民進黨就發動街頭運動向國民黨施壓,以最少的聲量發出最大的聲音,試圖主導整個台灣局勢。”

此外,民進黨在執政過程中,一直通過強化自身權力來鞏固政治優勢。畢殿龍指出:“民進黨執政時期,特別是蔡英文執政的8年,其利用在島內立法機構的多數地位及行政權利,強行通過了打壓和限制國民黨在內一些政治團體和個人的政策,尤其是採取了不少阻礙兩岸交流的措施。現在賴清德執政後,仍然希望能夠順風順水、肆無忌憚地擺脫牽絆,讓自己的權利不鎖在籠子里,這最終導致出現了此次的亂局。”
自賴清德上台以來,他曾多次公開宣揚“台獨”言論,並採取一系列“台獨”行動,如頻繁邀請美西方政客訪台、增加軍購、“過境”竄訪美國以及配合美國對大陸實施芯片出口管制等,這進一步激化了兩岸關係和國際局勢。
畢殿龍認為,賴清德的這種做法也被台灣民眾認為,自蔡英文執政以來,無論是言論自由還是民主政治都在倒退,也是亂源之所在。廣大民眾也對其沒有約束的權力感到不放心,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對他進行限制。
賴清德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12.2024
專家:賴清德竄訪充分表明其繼續堅持“台獨”分裂立場 然而民進黨只是美國遏制中國的一枚棋子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