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在南美市場擁有與歐盟競爭的優勢
2024年12月9日, 19:20 (更新: 2024年12月10日, 09:23)
© AFP 2023 / THIERRY CHARLIER中國和歐盟旗幟
© AFP 2023 / THIERRY CHARLIER
關注
評論
歐盟和由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組成的南方共同市場宣佈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持續了近25年。該協定旨在創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之一,其人口總數超過7億。
預計汽車、機械、化學品和藥品等歐盟主要出口行業的關稅將被取消。總的來說,該協定將取消歐盟向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出口的 91% 以及南方共同市場向歐盟出口的 92% 的進口關稅。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西南交通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中心研究員錢亞旭博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該協定在落實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
錢亞旭博士說:“此次歐盟與南共市達成的自貿協定不僅停留在象徵意義層面,也確實是因為歐盟有這方面的需求,畢竟雙方的市場具有互補性,比如歐盟在汽車製造、金融等領域佔據優勢,南共市則在農產品、礦產品等資源密集型產品上具有優勢。雖然歐盟與南共市達成自貿協定降低關稅能夠促進雙邊貿易額的增長,但也需要看到在現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比如南共市向歐盟輸出的產品基本以農產品為主,而農業問題本身在歐盟內部就存在巨大的分歧,當農業大國法國在面臨來自阿根廷、巴西農產品競爭壓力的時候,必然會引起歐盟內部農業利益集團的反對。並且一直以來農民在歐盟內部就是特別不好穩定住的群體,經常會做出開拖拉機堵路等實質性反政府的行為。”
不僅法國,意大利和波蘭也公開反對歐盟委員會積極遊說的該協定。其他一些國家也持保留態度,包括奧地利、荷蘭和比利時。這種局面如同歐盟在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問題上缺乏團結一樣。俄羅斯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專家、高等經濟大學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學院講師費多爾·阿列克謝耶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上述兩種情況都存在歐盟貿易保護主義趨勢。
費多爾·阿列克謝耶夫專家說:“這種趨勢在歐盟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了。歐洲經濟正面臨著嚴重困難。歐盟委員會正在尋找保護歐洲利益的手段,但保護主義遊說團體推動做出的決定並沒有得到一致的支持。在對待中國電動汽車上是這樣,在對待與南方共同市場的協議方面也是如此。歐盟委員會做出的只有利於某些國家的決定與其他一些國家的利益相矛盾。歐盟委員會的決定分裂歐盟的後果會越來越嚴重。”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積極遊說這份與南方共同市場的協定,認為該協定至少可以減少對中國貿易的依賴。對此錢亞旭博士持懷疑態度,因為中國市場擁有較強的競爭力。
錢亞旭博士說:“歐盟和南共市的合作還會面臨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即南共市與中國的合作。無論是從經濟體量還是與南共市經濟結構互補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市場份額和產品價格都具有顯著競爭力。所以歐盟在面臨中國競爭力壓力時表現如何,恐怕需要打上一個問號。此外,非關稅壁壘也是一種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歐盟在與中國競爭和南共市的對接中的劣勢所在。眾所周知,歐盟對農業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標準要求非常嚴格,南共市若要向歐盟出口農產品,將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去提升標準,進而會導致成本上升。總體來看,歐盟此舉並非僅是政治口號,但實際效果可能不會如預期那麼高。”
獨立分析師兼全球市場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南共市國家雖然出現了實現貿易多元化的機會,但與歐盟達成協定並不能取代與中國的合作。
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專家說:“南美洲的共同市場並不均衡,該協定在歐盟已經引發新一波批評布魯塞爾的浪潮。可以說,目前南方共同市場-歐盟協定還純屬於一份政治文件。當然,它可以改變一些貿易流向,但無法轉向中國已經扎根的方向,也不能轉向近年來與中國發展合作為南美夥伴帶來經濟利益的方向。因此,任何新的自由貿易區都無法動搖中國在南方共同市場經濟、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和採礦業中的地位,而新的自貿區是否能正常運作還不得而知。”
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的政治協定早在 2019 年就已準備就緒,但由於歐盟農業部門的抗議等原因,歐洲國家的批准被推遲。上週末達成的協定的最終版本並不包含雙方間明顯的矛盾,而且解決這些矛盾的方法也存在不確定性。例如,目前還不清楚歐盟將如何補貼歐洲農民的產品以保持其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