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118/1062714346.html
中日兩國出現了重振雙邊關係的機遇
中日兩國出現了重振雙邊關係的機遇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日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中國的發展是日本的機遇。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樹立正確相互認知,把握好兩國關係正確方向。這些處理對日關係的原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APEC峰會期間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時提出的。 2024年11月18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4-11-18T19:00+0800
2024-11-18T19:00+0800
2024-11-18T19:00+0800
評論
中國
日本
習近平
亞太經合組織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8/0b/12/1062714191_0:0:600:338_1920x0_80_0_0_eb7567f46b0990333581d6d88f2e74f6.png.webp
中日兩國領導人第一次會面持續了大約 30 分鐘。日本首相在會談後對記者表示,我和中國國家主席明確了基於共同戰略利益全面推進互惠關係的共同方向。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認為,在這一問題上的相互理解是兩國領導人會晤的主要成果之一。日本新任首相與以往一樣表達了日本對中國政策一套標準的“擔憂”,包括與南海和東海領土問題有關的政策。日方還對所謂的中國軍方日益增長的活動表達了“嚴重關切”,並提到了台灣海峽的局勢。陳洋專家認為,儘管日本新領導人的這些言論是在預料之中的,但中方還是與日方舉行了會晤,這本身就是雙邊關係發展的積極因素。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諾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日關係目前處於相當低的水平。基斯塔諾夫專家說:“不過,雙方都明白鄰里需要成為朋友。迅速變化著的全球形勢和多地日益緊張的局勢也在促使他們這樣做。顯然,這種認知正在到來,兩國領導人正在努力消除彼此間的矛盾並尋找一些改善雙邊關係的方法。日本有興趣與北京建立政治關係,因為中國是它的主要經濟夥伴。日中關係‘經濟熱、政治冷’的說法對於兩國來說仍然具有現實意義。”陳洋則認為,此次會晤釋放了中日深化務實合作積極信號。中國領導人在與日本新首相的首次會面中警告日方不要繼續破壞產業鏈和供應鏈,相反,雙方要堅持合作共贏,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產供鏈穩定暢通。日本新首相能否利用中方的善意,還是要繼續不顧日本的務實利益,去扮演美國遏制中國的工具?這是新形勢下中日美三角關係的主要疑點之一。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112/1062613255.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021/1062194085.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41029/1062350344.html
日本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4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8/0b/12/1062714191_0:0:578:433_1920x0_80_0_0_85ed0c678b44d1fa952a8f6fde941c83.pn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評論, 中國, 日本, 習近平, 亞太經合組織
中日兩國出現了重振雙邊關係的機遇
評論
中日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中國的發展是日本的機遇。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樹立正確相互認知,把握好兩國關係正確方向。這些處理對日關係的原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APEC峰會期間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時提出的。
中日兩國領導人第一次會面持續了大約 30 分鐘。日本首相在會談後對記者表示,我和中國國家主席明確了基於共同戰略利益全面推進互惠關係的共同方向。
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認為,在這一問題上的相互理解是兩國領導人會晤的主要成果之一。
陳洋說:“‘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重要共識被再次確認。在2023年11月的中日領導人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與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重新確認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兩國關係定位。此後,中日兩國各政府部門,以及各層級政府交流互動期間,均積極推動將‘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落到實處。由於今年10月日本首相更迭,新屆石破茂政府會採取怎樣的對華政策,曾一度引起各方關注。但在11月15日的中日領導人會晤期間,石破茂明確表示,‘雙方共同努力全面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和構建建設性、穩定的日中關係’。可以說,石破茂延續了前任岸田文雄與中國最高領導人達成的重要政治共識。”
日本新任首相與以往一樣表達了日本對中國政策一套標準的“擔憂”,包括與南海和東海領土問題有關的政策。日方還對所謂的中國軍方日益增長的活動表達了“嚴重關切”,並提到了台灣海峽的局勢。
陳洋專家認為,儘管日本新領導人的這些言論是在預料之中的,但中方還是與日方舉行了會晤,這本身就是雙邊關係發展的積極因素。
陳洋說:“中日兩國首腦相對定期的會晤安排得到了延續。最近三年,中日兩國首腦在每年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均會舉行雙邊會談,比如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都與中國最高領導人舉行了面對面會談。雖然今年日本首相發生了變更,但兩國首腦這樣相對定期的會晤安排還是被延續下去。中日兩國首腦每年相對定期的面對面交流,不僅有助於為兩國關係改善擘畫總體大方向,而且有助於增信釋疑,推動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會談期間,雙方同意保持高層交往,用好經濟、人文等領域高級別對話機制,盡快將關於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達成的共識轉化為行動。這實際正是兩國首腦面對面會晤成果的具體體現。”
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諾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日關係目前處於相當低的水平。
基斯塔諾夫專家說:“不過,雙方都明白鄰里需要成為朋友。迅速變化著的全球形勢和多地日益緊張的局勢也在促使他們這樣做。顯然,這種認知正在到來,兩國領導人正在努力消除彼此間的矛盾並尋找一些改善雙邊關係的方法。日本有興趣與北京建立政治關係,因為中國是它的主要經濟夥伴。日中關係‘經濟熱、政治冷’的說法對於兩國來說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特朗普因素給日中關係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顯然他會在貿易上反華。東京應當還記得特朗普在其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給日本帶來了多少麻煩。特朗普當時說,日本必須在財政上確保自身安全,要求將美軍駐紮在日本領土上的成本增加三倍,並在貿易和經濟領域施加壓力。日本人擔心這一切還會重演。所有這些有可能都會成為促使日中走向某種程度的和解,且可能已經開始在兩國領導人利馬峰會上得到了體現。
瓦列里·基斯塔諾夫
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陳洋則認為,此次會晤釋放了中日深化務實合作積極信號。
陳洋說:“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變亂交織,中日關係處於改善發展的關鍵時期。中日互為近鄰,同為亞洲和世界重要國家,兩國關係具有超越雙邊的重要意義。2025年,日本將成為中日韓合作輪值主席,並將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而2026年,中國將成為APEC東道主。在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特別是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的背景下,不論是地區國家還是國際社會普遍擔憂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將遭遇更為嚴峻的衝擊。因此,在中日韓合作、APEC框架下,中日兩國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和亞太自貿區建設,無疑將為東北亞、亞太乃至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在此次會晤中,中方強調,兩國“加強國際和地區事務協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弘揚開放的區域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石破茂也表示,‘日方願同中方在亞太經合組織等框架內密切合作’。”
中國領導人在與日本新首相的首次會面中警告日方不要繼續破壞產業鏈和供應鏈,相反,雙方要堅持合作共贏,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產供鏈穩定暢通。日本新首相能否利用中方的善意,還是要繼續不顧日本的務實利益,去扮演美國遏制中國的工具?這是新形勢下中日美三角關係的主要疑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