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俄大使:俄中關係展現出強大韌性

© Sputnik / Alexey Maishev  / 跳轉媒體庫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2.10.2024
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2日電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在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表示,俄中關係75年來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廣闊前景。

他說:“中俄建交75年來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廣闊的前景。”

他表示,雙邊關係持續發力。中俄秉持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精神,將兩國關係提升至歷史最高水平,攜手走出了大國、鄰國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嶄新道路。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保持密切互動,兩國政治互信不斷深化,中俄關係的巨輪披荊斬棘,破浪前行。
張漢暉指出,兩國務實合作強勁有力,中俄經濟優勢互補,具有強大韌性與合作潛力。

他說:“尤其近年來,兩國務實合作克服外部壓力衝擊,呈現出基本盤穩、驅動力足、互補性強的特點。一是貨物貿易規模大幅提升。中國連續14年穩居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2023年雙邊貿易克服外部不利因素影響,提前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2000億美元目標,達到創紀錄的2401億美元。兩國貿易本幣結算比例已超90%。今年1—8月,中俄貿易額達到1584.7億美元,同比增長1.9%。二是貿易結構持續優化,能源貿易‘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

他指出,兩國項目合作穩步推進。兩國能源、化工、航空航天、互聯互通等領域重大項目合作順利實施,黑河界河公路橋、同江界河鐵路橋陸續通車,成為造福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橋、發展之橋”。四是企業和地方合作展現活力。兩國企業和地方互訪代表團數量呈井噴式增長,中資企業積極探索在俄本地化生產。2024年5月,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和第四屆中俄地方合作論壇在哈爾濱成功舉行,成為兩國經貿合作的靚麗“名片”。
莫爾古洛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10.2024
俄羅斯駐華大使:俄中關係中沒有“主”和“從”
中俄都是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大國,兩國文化合作歷史悠久,交流基礎扎實穩固。早在1956年,中蘇就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文化合作協定》,兩國互贈藝術展品,互派藝術團體交流演出。2000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成立,成為中國首個副總理級對外人文合作機制。
張漢暉說,委員會成立以來,每年定期召開會議,為兩國人文交流規劃合作方向、協調各方工作。二十餘年來,委員會規模不斷壯大,從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擴展到旅遊、媒體、電影、檔案、青年等諸多領域,合作規格不斷提升,品牌項目更加多元。
2006年以來,兩國開創性地舉辦大型國家級人文交流主題年活動,國家年、語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旅遊年、媒體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年、體育年以及正在進行的中俄文化年等都極大推動了兩國各領域人文交流合作。近年來,雙方成功互辦文化節、電影節、文化論壇、文化大集,互派演出團體、藝術展覽,參加在對方國家舉辦的國際藝術節和藝術比賽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兩國在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有力增進了中俄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傳統友誼,推動了文明交流互鑒,鞏固夯實了兩國世代友好的社會民意基礎。
最後他表示,戰略協作緊密“給力”。中俄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始終堅持不懈促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倡導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為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10月2日,俄羅斯和中國慶祝建交75週年。蘇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後的第二天就成為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10.2024
普京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向習近平致賀電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