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總體穩定,但對抗緊張並未緩解

© AFP 2023 / MARK SCHIEFELBEIN中美保持關係穩定,但對抗緊張並未緩和
中美保持關係穩定,但對抗緊張並未緩和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6.04.2024
關注
評論
中美應該做夥伴,而不是當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惡性競爭;應該言必行、行必果,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勾畫了中美關係的發展藍圖。本次會晤是在週五舉行的,這是美國外交官訪華的最後一天。
中國領導人強調,中方樂見一個自信開放、繁榮發展的美國。同時,希望美方也能積極正面看待中國的發展。習近平指出,這個根本問題解決了,“第一顆紐扣”扣好了,中美關係才會真正穩下來、好起來、向前走。
當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會見布林肯時表示,雙邊關係總體穩定,但負面因素不斷增多、累積。中國外長特別指出,中國發展的合法權利受到無理打壓,中國的主要利益不斷受到挑戰。王毅還警告美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打壓中國發展,不要跨越涉及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紅線。
這位美國外交官訪華的意義在於,評估兩國領導人去年在舊金山達成協議的落實情況。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這樣評價中美在北京的談判結果。

他說:“從訪華前一天的評論來看,中國總體上對美方執行這些協議的方式不太滿意,並不是所有達成的協議都能奏效。因此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北京未必期待採取新的舉措。這次訪問情況不易。王毅指出,當前中美關係已呈負面趨勢。布林肯和國務院在他出訪前對中國提出了一系列嚴厲指控。中方則在電視上播放了戰略導彈的試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04.2024
布林肯訪華前對華輿論施壓,戰略作秀意味明顯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方再次指出中美關係出現問題,責任在美方。
他說:“當前中美正處於競爭、打壓與合作並存的特殊歷史時期,美國認為中國是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強大,試圖在全方位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另外,今年正逢美國大選年,可以看到美國各方面都在對華展示強硬姿態。即使是諸多意見不一致的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對華強硬問題上也達成共識。在此背景下,近期拜登提議提高對中國鋼鋁產品徵收的關稅,耶倫等美國官員多次指責中國產能過剩。而在政治層面,美國更是亞太地區多個熱點問題的攪局者,從東海到台海再到南海都有美國的身影。”

王志民補充道:“然而另一方面,美國又無法與中國完全脫鈎斷鏈,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氣候、綠色能源發展等領域,都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 總體來看,中美關係是複雜的,雙方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存在結構性矛盾,美國不斷從全方位打壓中國。王毅外長的言論再次重申了中國一以貫之的對美立場,表示中方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和合作共贏原則基礎上,致力於推動中美關係可持續發展,並指出中美關係出現問題,責任在美方。我們也由衷希望,美方能夠尊重中方的核心關切,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卡申認為,王毅在與布林肯談判中的強硬語氣並不意味著中國放棄務實的雙邊關係建設。
他說:“中國從未挑起與美國日益惡化的衝突。這項倡議一直屬於美國。中國有一系列立場,不會妥協。幾十年來,中國已經形成了一種行為模式,即長期表現出耐心,但同時也為未來的衝突做好了認真的準備。通常,當情況發生變化時,中國就會開始突然而迅速地採取行動。中國所表現出的溫和言論不應被視為軟弱,因為現實情況很可能更令人擔憂。如果中國認為無法再通過政治手段捍衛自身利益,可能會採取果斷行動。”
布林肯在會見王毅後答記者問時表示,除了面對面外交之外,雙邊關係取得進展別無選擇。他說,要向前推進兩國關係,“面對面外交”是無可替代的。
卡申指出,美國在攻擊對話者之前經常談論開放的溝通聯繫渠道的重要性。

他說:“這是典型的美國人的行為。他們正尋求在危機爆發前發動攻擊之際加強接觸。這往往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跡象。他們努力在危機發生前建立盡可能多的溝通渠道,以使危機可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加有信心,如果形勢失控,他們一定能夠輓回局面。2024年可能因美國大選仍相對平靜,但隨後中美關係會出現新一輪升級的前景,儘管2022年夏天以來圍繞台灣的擔憂和緊張程度並未減少。”

顯然,北京的談判有助於各方保持穩定,防止關係惡化。然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對中國企業不斷加大的政治壓力正導致雙邊關係出現新一輪緊張。顯而易見,儘管雙方都在努力改善關係,包括最高級別的關係,但切斷兩國的因素多於相互扶持的因素。中國領導人聲明的基本潛台詞就說明瞭這一點,他希望看到甚麼樣的雙邊關係以及阻礙雙邊關係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因素。
台灣 台北101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5.04.2024
時事評論員:加速“武裝”台灣,美國才是區域動蕩的最大根源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