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213/1055680428.html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誰會當選?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誰會當選?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台灣現任領導人蔡英文將結束第二任期。此次選舉結果有著決定性意義:目前執政的民進黨如果勝利意味著台灣加強靠近西方國家的方針,如果反對派勝利則有可能促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對話正常化。 2023年12月13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12-13T08:30+0800
2023-12-13T08:30+0800
2023-12-13T08:58+0800
台灣地區
中國
美國
評論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c/0d/1055680134_0:0:3077:1731_1920x0_80_0_0_9bf9e534be6008b54d3b7fdfd3673913.jpg.webp
2023年11月24日,台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登記工作在台北結束。三位候選人——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和來自民眾黨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將爭奪台島未來四年的領導權。專家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和政治分歧可能會加劇。美國的盟友,特別是歐盟、日本和韓國將加強對台灣政府的支持,建立與台灣的准官方聯繫。現在,美國政府和擁有200多名外交官的“美國在台協會”已經在全力支持執政精英,為民進黨獲勝而努力,這是厚顏無恥地公開干涉台灣內部事務。即將舉行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重要性在於其對中美關係格局的影響。台灣問題是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5日舊金山會晤的重要議題之一。習近平強調稱,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而對美國來說,台灣是主導亞太地區的前哨、重要的半島體產品供應地和民主秩序的展示地。因此,此次選舉的投票結果將影響中美戰略對抗的進程。新的台島當局將面臨一個選擇: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還是加強與中國大陸的往來,又或是在兩個大國的競爭中保持平衡。誰最有可能在2024年台灣選舉中勝出?台灣選舉的結果通常很難預測,原因是競爭激烈而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2020年,蔡英文成功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近期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賴清德相對於對手略有優勢。台灣島內“台獨”組織——“台灣獨立建國聯盟”11月22日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31.4%的台灣民眾願意投票給賴清德,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支持率分別是27.3%和26.6%。台灣TVBS新聞台社會調查中心的專家也證實賴清德的支持率領先,根據他們的調查,賴清德可獲得34%的選票,而侯友宜可獲得31%的選票。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213/1055679560.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208/1055594196.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206/1055529598.html
台灣地區
美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c/0d/1055680134_146:0:2875:2047_1920x0_80_0_0_0604651bcdb198fd98ae4dbf3d6857cd.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台灣地區, 中國, 美國, 評論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誰會當選?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2023年12月13日, 08:30 (更新: 2023年12月13日, 08:58) 評論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台灣現任領導人蔡英文將結束第二任期。此次選舉結果有著決定性意義:目前執政的民進黨如果勝利意味著台灣加強靠近西方國家的方針,如果反對派勝利則有可能促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對話正常化。
2023年11月24日,台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登記工作在台北結束。三位候選人——民進黨候選人
賴清德、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和來自民眾黨的前台北市長
柯文哲將爭奪台島未來四年的領導權。
俄羅斯知名東方學家、外交官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台灣的選舉結果對於台灣人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內部和外部影響。如果執政黨獲勝,意味著北京與台北的政治路線之間將出現鴻溝,台灣將繼續走與大陸切斷聯繫的‘獨立路線’,這將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體的支持。”
專家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和政治分歧可能會加劇。美國的盟友,特別是歐盟、日本和韓國將加強對台灣政府的支持,建立與台灣的准官方聯繫。現在,美國政府和擁有200多名外交官的“美國在台協會”已經在全力支持執政精英,為
民進黨獲勝而努力,這是厚顏無恥地公開干涉台灣內部事務。
即將舉行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重要性在於其對中美關係格局的影響。
台灣問題是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5日舊金山會晤的重要議題之一。習近平強調稱,
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而對美國來說,台灣是主導亞太地區的前哨、重要的半島體產品供應地和民主秩序的展示地。
因此,此次選舉的投票結果將影響中美戰略對抗的進程。新的台島當局將面臨一個選擇: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還是加強與中國大陸的往來,又或是在兩個大國的競爭中保持平衡。
台灣選舉的結果通常很難預測,原因是競爭激烈而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2020年,蔡英文成功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
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表示:“如果國民黨在選舉中獲勝,很有可能會維持現狀,但會加強台島與大陸之間各方面的關係,包括政黨關係。與此同時,不排除台灣會與美國保持全面的軍事技術合作,並試圖在對外政策上採取相對獨立的方針。在這種情況下,對台島居民開展宣傳工作應成為北京方面的重要工作方向。目前,台島居民主要生活在親西方的媒體環境中。”
近期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賴清德相對於對手略有優勢。台灣島內“台獨”組織——“台灣獨立建國聯盟”11月22日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31.4%的台灣民眾願意投票給賴清德,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支持率分別是27.3%和26.6%。台灣TVBS新聞台社會調查中心的專家也證實賴清德的支持率領先,根據他們的調查,賴清德可獲得34%的選票,而侯友宜可獲得31%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