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031/1054535374.html
中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帶回22種實驗樣品 總重25kg左右
中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帶回22種實驗樣品 總重25kg左右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0月31日電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項目主管蔣越表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帶回了生命科學實驗樣品和材料科學實驗樣品,共計22種樣品,總重25kg左右。 2023年10月31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10-31T18:19+0800
2023-10-31T18:19+0800
2023-10-31T18:20+0800
中國
航天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a/1f/1054535592_0:0:3043:1711_1920x0_80_0_0_7cc15d053ca18b00ecd854312f6b8107.jpg
此前,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10月31日8時1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蔣越介紹,“針對我們本次回收,因為從在軌完成實驗,帶回來的樣品非常珍貴,所有生物類的樣品,我們都要第一時間,用最快速度運回到北京的實驗室去進行處理,進行固化。針對這個過程,我們也專門研制了回收轉運裝置,能夠保證在零下20攝氏度的溫度,持續24個小時以上,放到這個裝置裡面,能夠保證樣品最大的活性,也能夠安全運回北京,運到我們的實驗室里。” 中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於2023年5月30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54天。此次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在航天員乘組和地面科研人員密切配合下,開展了人因工程、航天醫學、生命生態、生物技術、材料科學、流體物理、航天技術等多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間新技術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邁出了載人航天工程從建設向應用、從投入向產出轉變的重要一步。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1026/1054405328.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a/1f/1054535592_65:0:2796:2048_1920x0_80_0_0_5e3003861452eecfc419a4149129535c.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中國, 航天
中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帶回22種實驗樣品 總重25kg左右
2023年10月31日, 18:19 (更新: 2023年10月31日, 18:20)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0月31日電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項目主管蔣越表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帶回了生命科學實驗樣品和材料科學實驗樣品,共計22種樣品,總重25kg左右。
此前,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10月31日8時11分,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項目主管蔣越當天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本次空間應用系統通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帶回了生命科學實驗樣品和材料科學實驗樣品。生命科學實驗樣品主要包括:人體的肝細胞和內皮細胞、擬南芥幼苗、線蟲、生物大分子樣本等,共計22種樣品,總重25kg左右。”
蔣越介紹,“針對我們本次回收,因為從在軌完成實驗,帶回來的樣品非常珍貴,所有生物類的樣品,我們都要第一時間,用最快速度運回到北京的實驗室去進行處理,進行固化。針對這個過程,我們也專門研制了回收轉運裝置,能夠保證在零下20攝氏度的溫度,持續24個小時以上,放到這個裝置裡面,能夠保證樣品最大的活性,也能夠安全運回北京,運到我們的實驗室里。”
中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於2023年5月30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54天。此次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在航天員乘組和地面科研人員密切配合下,開展了人因工程、航天醫學、生命生態、生物技術、材料科學、流體物理、航天技術等多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間新技術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邁出了載人航天工程從建設向應用、從投入向產出轉變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