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更具國際性與包容性

© AP Photo / Andy Wong即將舉行的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
即將舉行的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2.10.2023
關注
獨家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中國國新辦近日發佈《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全方位呈現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果,同時有力回應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對該倡議的種種質疑和曲解。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10月12日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共建“一帶一路”通過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瓶頸問題,在實現促進經濟增長目標的同時也加強了國際經濟合作。
習近平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1.10.2023
習近平將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一帶一路”倡議增強共建國家的自主發展內生動力
此次發佈的白皮書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建原則,不是中國的對外援助計劃和地緣政治工具,而是聯動發展的行動綱領;不是現有地區機制的替代,而是與其相互對接、優勢互補。共建“一帶一路”一直致力於增強共建國家自主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各國實現持久、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劉英表示:“共建‘一帶一路’通過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來促進互聯互通,為共建國家帶來經濟效益,包括帶動經貿投資增長和全球福利的增長。根據亞投行的數據顯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每年約為1萬億美元左右的規模。而共建‘一帶一路’最直觀的體現就在於,通過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瓶頸問題,來實現促進經濟增長的根本目標。”

專家指出,一直以來“一帶一路”都旨在加強中國與各地區及區域內的互聯互通,比如中歐班列、中老鐵路、雅萬鐵路以及港口等“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骨幹網絡的建設等提升了當地交通基礎設施的水平,進而提振了國家間互聯互通的程度,帶動了地區貿易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劉英列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取得的多項成果。她說,其中最顯著的軟聯通的成果之一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極大地幫助了成員國間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促進了產業貿易,加強RCEP區域內甚至是區域外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開放和高效。又比如,2023年中國在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投資建設的萊基港正式啓用,作為西非地區最大的港口之一,預計將能帶動高達36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並增加約17萬個工作崗位。再比如,蒙內鐵路全面帶動了肯尼亞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了肯尼亞的GDP至少每年額外增長2%。另外,推動健康、綠色、創新、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這不僅拓展了經濟增長的新空間,也讓國際合作的空間更加廣闊。
根據白皮書介紹,經貿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起,中國已與2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1份自貿協定,與65個國家標準化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7份標準化合作協議,與11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在互聯互通架構內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格局。
一帶一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10.2023
中國發佈《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
“一帶一路”倡議完善中國的全球治理
白皮書中稱,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給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闢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
劉英指出,“一帶一路”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也是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中國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國際公共品,而且這一平台規模最大、人口最多、效果最明顯。
專家稱,實際上“一帶一路”本質上是一個經濟合作倡議,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為骨幹架構的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可以說正在改變著世界經濟地理。因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世界經濟發展集中在沿海沿江沿湖地區,而“一帶一路”倡議則推動內陸地區參與到了全球市場、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當中。比如中老鐵路讓老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讓哈薩克斯坦在中國連雲港找到了“出海口”。再比如,中歐班列80多條線路連接了歐亞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不僅拉緊了歐亞合作,而且拓寬了歐亞大市場,更推動了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

劉英強調稱:“共建‘一帶一路’給沿線國家帶來的經濟效益除了具體的GDP增長和人均福利的增長外,還幫助提升了這些國家的經濟自主性,讓產業結構單一的國家產業結構更多元,讓經濟較為脆弱的國家經濟更具韌性,讓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國家經濟增長更強勁。同時,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帶來了很多‘小而美’的項目。10年來,中國企業先後在共建國家實施了300多個‘愛心助困’ ‘康復助醫’ ‘幸福家園’項目等。世界銀行研究報告,共建‘一帶一路’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6.09.2023
中國駐俄大使:“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投資額突破1萬億美元
共建“一帶一路”絕非只有中國受益的“單行道”
據白皮書數據,2013-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高於同期全球貿易增速;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400億美元。另據世界銀行報告,共建“一帶一路”使參與方貿易增加4.1%,吸引外資增加5%,使低收入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3.4%。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2012-2022年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GDP佔全球份額提高了3.9個百分點。
劉英稱,到目前為止,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的原因。我相信,上述內容便是越來越多國家積極響應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原因。

專家說:“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美國提出了各種試圖替代‘一帶一路’的各種倡議和計劃,包括新絲綢之路計劃、建設更美好世界(B3W)、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GII)、藍點網絡等,但要麼不了了之,要麼畫餅充飢,要麼落實困難。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零和博弈、你輸我贏的冷戰思維在作怪。與此相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具有國際性、先進性、包容性,是天下大同思想的延續。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們始終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通過修路架橋和促進各國的互聯互通和國際合作。無論國家大小強弱貧富,我們都願意其加入共建‘一帶一路’的夥伴關係當中,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

白皮書強調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形成了穩定、透明、高質量的資金保障體系,確保商業和財政上的可持續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因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而陷入債務危機。另外,共建“一帶一路”絕非只有中國受益的“單行道”。
講好“一帶一路”故事有助於打破西方信息壟斷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6.2023
講好“一帶一路”故事有助於打破西方信息壟斷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