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求同存異的新嘗試

© AFP 2023 / Andrej Isakovic中歐求同存異的新嘗試
中歐求同存異的新嘗試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1.10.2023
關注
評論
中歐保持高層交往的健康發展趨勢。美國和歐盟對與中國建立務實關係的需求日益增強。歐洲經濟衰退促使歐盟尋找發展對華關係的新途徑。
中歐將加強制度性接觸機制,以增進相互瞭解與合作。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10月12日至14日訪華期間,雙方將舉行戰略對話。9月25日雙方在北京舉行了疫情以來首次面對面的經貿高層對話。這是維護中歐關係的兩個關鍵框架格式。
上海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博雷利來華期間雙方可能也會就年底即將到來的中歐領導人會晤的相關事宜進行商討和安排。

丁純主任說:“今年以來博雷利的中國之行已兩度被推遲,此次敲定行程可以說是原定計劃的後續。目前來看,歐盟在對華政策方面主要強調無意“脫鈎”,但需要去風險。而中歐關係的發展本身也確實面臨一系列問題。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後歐洲領導人陸續來華訪問,都是想要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和相互瞭解,包括在國際焦點議題和雙邊經貿關係上加強溝通。而且今年恰逢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週年,博雷利來華期間,雙方可能也會就年底即將到來的中歐領導人會晤的相關事宜進行商討和安排。另外,就備受關注的“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問題而言,雖然此前負責歐盟經貿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來華訪問時,中方已經與其就該問題交換了意見。但博雷利作為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與其進行相關情況的商討溝通應該也會被考慮到。”

博雷利到訪北京參加對話表明雙方有興趣繼續溝通。他們希望解決雙邊爭端,而不是將其視為不可逾越的障礙。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教研室副教授伊萬·波波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儘管美國,歐盟,想孤立中國,但近幾個月來中國和歐盟之間的接觸反而在加強。
中國國台辦回應四家台商被報道協助華為關鍵企業,可能進入美方黑名單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1.10.2023
中國國台辦回應四家台商被報道協助華為關鍵企業,可能進入美方黑名單

伊萬·波波夫專家說:“歐盟別無選擇,除了表現出哪怕是某種程度的自主權。這是在為全歐公眾輿論工作——表明願意與中國對話,尋找發展對華關係的各種可能的途徑。 中國是歐盟貿易和產業投資的重要夥伴。歐盟不得不這樣做的背景是,歐洲經濟形勢在逐漸惡化。意大利正瀕臨金融違約,形勢十分嚴峻。德國仍處於下滑態勢。每桶 85 - 105 美元的世界價格致使歐洲通貨膨脹加劇。西班牙看起來似乎是歐洲主要國家中最走運的,但西班牙的通脹也在上升。有人估計,2024年歐洲經濟增長率將下降,正是因為火車頭——無論是德國還是法國——已經失去了動力。”

不排除中國談判代表將提醒博雷利注意中國對歐盟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可能性。此次訪問將使博雷利有機會更好地瞭解中國,包括瞭解中國是怎樣解決阻礙中歐經貿關係發展問題的。
歐盟最高外交官客觀看待中國,有助於歐盟政治精英未來避免對中國做出誤判和決定。其中要明白,美國強加給歐盟的“降低風險”實質上是讓歐盟與中國“脫鈎”。這肯定會給歐洲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伊萬·波波夫專家表示,正因為如此,中國準備幫助和支持歐洲夥伴。

伊萬·波波夫專家說:“中國一直對接觸和發展合作持開放態度。如果歐盟有切實嚴肅的建議,並且從中國經濟的角度來看很有趣的話,那麼就會相向而行。中方始終歡迎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要等歐洲人向中方提供一些甚麼。今天西方集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像是一塊鐵板,並屈從於主導人的利益,因此人們懷疑歐洲是否有能力向中國提供建設性的東西。實際上,歐盟每當對華要做出一些積極的決定,就失去了統一,也不可能統一。例如,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和捷克乖乖地執行美國旨在破壞對華關係的指令。歐盟的外交政策需要達成共識,因此博雷利在對華接觸方面幾乎無權可言。”

美國未能讓歐盟和中國脫鈎。而且美國與歐盟一樣,也在擴大與中國的接觸。這方面的一個證據就是,美國參議員代表團四年多來的首次訪華。美國高級官員和參議員的訪華都體現了美國對建立務實關係的興趣,因為今天歐美經濟都嚴重依賴中國的發展。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10.2023
巴以衝突升級
博雷利邀請巴以外長出席歐盟外長緊急會議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