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626/1051362038.html
為何美國在對華關係上一貫出爾反爾
為何美國在對華關係上一貫出爾反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美國總統拜登有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獨裁”的言論反映了美國政府的立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對此給予了肯定。布林肯說,美國總統說得坦誠、直白,並且是“替我們大家說的”。此前北京隊拜登的言論表達了強烈不滿,而美國一些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給中國國家主席帶上這樣的修飾語實在是不合時宜。 2023年6月26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6-26T19:22+0800
2023-06-26T19:22+0800
2023-06-26T19:27+0800
評論
中國
美國
中美關係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5/1a/1050613992_0:160:3072:1888_1920x0_80_0_0_6013e99943842423096538dd59c2da33.jpg.webp
拜登幾乎是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剛結束自己的中國之行後馬上講的這番話。早在二月就計劃進行此次訪問,但因氣球事件而被取消。當時和現在一樣給人造成一種印象:美國政府自相矛盾。一方面,為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關係趨於緩和做出了一些具體的行動,但另一方面,又馬上惡化同中國的關係,而且是在同等程度。拜登與習近平去年秋在印度尼西亞20國峰會期間的會面是期盼已久並富有成果的 :兩國領導人當時似乎就遊戲規則、發展兩國在所有水平的互動、在有利於兩國的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一致。即使那次巴釐島會晤受到不久前美國對華實施的空前技術限制的影響,但北京還是對對話持開放態度。布林肯二月訪華本應成為在兩國領導人會談取得成果的前提下繼續落實 具體措施的一步。但美國卻打掉了中國的氣象氣球。布林肯因此取消的訪華行程。中國則回應稱,美方反應過度,並取消了所有互動渠道。用了近半年的時間,情況才得以平靜。最終布林肯六月對中國進行了訪問。他的主要目的是同中國修復已經關閉的互動渠道,以避免可能導致關係失控升級的誤解和突發事件發生。總的來說,訪問被認為是成功的:繼不林肯之後,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負責人也訪問了中國。至今只有兩國軍方互動方面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另一方面,北京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條件:美國應首先取消對中國國防部長的制裁,然後才能談互動。然而,拜登在加利福尼亞為自己競選總統籌集 金錢的講演中突然冒出一句習近平是“獨裁者”的話。似乎是說錯了:美國總統畢竟是在對本國民眾講話,他這樣說是為了迎合“贊助者”。這件事本身未必能給中美兩國關係造成多大影響。問題是,在美國對華關係的政策中類似的矛盾屢見不鮮。在去年拜登和習近平的通話中,國總統曾向中國領導人保證,兩國應當在有利於雙方的領域進行合作。但之後美國又馬上出台限制對華出口半導體和技術的措施,並通過了保護主義的“芯片法案”。根據該法將限制向中國半導體領域投資,並說服盟友加入到這一新的反華行動中來。在布林肯此次訪華期間,美國媒體“洩露”稱,中國似乎在古巴家裡秘密軍事基地,包括蒐集有關的美國的情報。美方的這一系列所作所為讓中國看清 :美國一貫是言行不一,華盛頓對華關係政策不僅相互矛盾,而且是不可預測的。結論很簡單:不能有對美國的任何信任。中國不止一次表示:不能一手擁抱,一隻出拳。美國首先應當表現出緩和關係的行動,至少應相向而行。然而,美國和中國同樣清楚雙邊關係發展的前景,即兩個大國之間的對抗不可避免。問題只在於兩國間的矛盾惡化的速度如何。如果從邏輯角度看,中國是正在崛起的大國,而美國正在走向衰落。人們越來越清楚,中國希望把緊張的升級推後,以便積蓄力量。而對美國來說,則相反,拖延對其不利。但至少在當前到2024年這段競選期間,華盛頓也會希望緊張升級。所以,無論是布林肯的努力,還是拜登政府的行動,整個說來,都是為了防止緊張過度升級。另一方面,隨著美國大選日子的臨近,一定的遊戲規則還將起支配作用,考慮到兩黨就有必要對華強硬罕見達成的共識。政客們為了給自己贏得更多的資本,還會競相做出對華持強硬立場的言論。就此而言,拜登的上述言論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誤。另一個問題是,這種情況本身對雙邊關係的損害絲毫不亞於中美軍方缺乏溝通渠道的現狀。*作者觀點並不代表編輯部的立場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621/1051255039.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621/1051261027.html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620/1051231353.html
美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57/04/1029570473_0:0:640:640_100x100_80_0_0_7be8370555418d5c8e023dbcf0639b76.jpg.webp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57/04/1029570473_0:0:640:640_100x100_80_0_0_7be8370555418d5c8e023dbcf0639b76.jpg.webp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7/05/1a/1050613992_171:0:2902:2048_1920x0_80_0_0_84abd9369f2d5efe3d8f602bd2bb39d7.jpg.webp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957/04/1029570473_0:0:640:640_100x100_80_0_0_7be8370555418d5c8e023dbcf0639b76.jpg.webp
評論, 中國, 美國, 中美關係
為何美國在對華關係上一貫出爾反爾
2023年6月26日, 19:22 (更新: 2023年6月26日, 19:27) 評論
美國總統拜登有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獨裁”的言論反映了美國政府的立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對此給予了肯定。布林肯說,美國總統說得坦誠、直白,並且是“替我們大家說的”。此前北京隊拜登的言論表達了強烈不滿,而美國一些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給中國國家主席帶上這樣的修飾語實在是不合時宜。
拜登幾乎是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剛結束自己的中國之行後馬上講的這番話。早在二月就計劃進行此次訪問,但因
氣球事件而被取消。當時和現在一樣給人造成一種印象:美國政府自相矛盾。一方面,為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關係趨於緩和做出了一些具體的行動,但另一方面,又馬上惡化同中國的關係,而且是在同等程度。
拜登與習近平去年秋在印度尼西亞20國峰會期間的
會面是期盼已久並富有成果的 :兩國領導人當時似乎就遊戲規則、發展兩國在所有水平的互動、在有利於兩國的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一致。即使那次巴釐島會晤受到不久前美國對華實施的空前技術限制的影響,但北京還是對對話持開放態度。布林肯二月訪華本應成為在兩國領導人會談取得成果的前提下繼續落實 具體措施的一步。但美國卻打掉了中國的氣象氣球。布林肯因此取消的訪華行程。中國則回應稱,美方反應過度,並取消了所有互動渠道。
用了近半年的時間,情況才得以平靜。最終
布林肯六月對中國進行了訪問。他的主要目的是同中國修復已經關閉的互動渠道,以避免可能導致關係失控升級的誤解和突發事件發生。總的來說,訪問被認為是成功的:繼不林肯之後,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負責人也訪問了中國。至今只有兩國軍方互動方面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另一方面,北京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條件:美國應首先取消對中國國防部長的制裁,然後才能談互動。
然而,
拜登在加利福尼亞為自己競選總統籌集 金錢的講演中突然冒出一句習近平是“獨裁者”的話。似乎是說錯了:美國總統畢竟是在對本國民眾講話,他這樣說是為了迎合“贊助者”。這件事本身未必能給中美兩國關係造成多大影響。問題是,在美國對華關係的政策中類似的矛盾屢見不鮮。在去年拜登和習近平的通話中,國總統曾向中國領導人保證,兩國應當在有利於雙方的領域進行合作。但之後美國又馬上出台限制對華出口半導體和技術的措施,並通過了保護主義的“芯片法案”。根據該法將限制向中國半導體領域投資,並說服盟友加入到這一新的反華行動中來。在布林肯此次訪華期間,美國媒體“洩露”稱,中國似乎在古巴家裡秘密軍事基地,包括蒐集有關的美國的情報。
美方的這一系列所作所為讓中國看清 :美國一貫是言行不一,華盛頓對華關係政策不僅相互矛盾,而且是不可預測的。結論很簡單:不能有對美國的任何信任。中國不止一次表示:不能一手擁抱,一隻出拳。美國首先應當表現出緩和關係的行動,至少應相向而行。
然而,美國和中國同樣清楚雙邊關係發展的前景,即兩個大國之間的對抗不可避免。問題只在於兩國間的矛盾惡化的速度如何。如果從邏輯角度看,中國是正在崛起的大國,而美國正在走向衰落。人們越來越清楚,中國希望把緊張的升級推後,以便積蓄力量。而對美國來說,則相反,拖延對其不利。但至少在當前到2024年這段競選期間,華盛頓也會希望緊張升級。所以,無論是布林肯的努力,還是拜登政府的行動,整個說來,都是為了防止緊張過度升級。另一方面,隨著美國大選日子的臨近,一定的遊戲規則還將起支配作用,考慮到兩黨就有必要對華強硬罕見達成的共識。政客們為了給自己贏得更多的資本,還會競相做出對華持強硬立場的言論。就此而言,拜登的上述言論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誤。另一個問題是,這種情況本身對雙邊關係的損害絲毫不亞於中美軍方缺乏溝通渠道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