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因何不想與華盛頓打交道

© AP Photo / Yong Teck Lim新加坡
新加坡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8.06.2023
關注
上周,香格里拉對話在新加坡舉行。會議再次顯示,中美兩大強國存在很多矛盾。北京拒絕組織兩國防長李尚福和奧斯汀會晤,更有甚者,兩國軍艦香會期間在台灣海峽險些相撞。美方指責中方在挑起緊張,但甚至西方媒體都承認,美國執行的政策很難讓北京對華盛頓產生信任感。
美國《外交政策》副總編詹姆斯·帕爾默在其專欄中寫道,中國因客觀原因,不想對拜登政府建立聯絡的想法做出回應。文章作者提醒道,中國多次回絕美國軍方提出的對話訴求。香格里拉對話期間,中美防長僅是握了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因氣球事件取消訪問後僅過幾個月,中方即同意再次接待美國高級外交官。美國一些外交官對北京進行了訪問。目前還不清楚,兩國領導人何時舉行電話會議,儘管此前喬·拜登政府多次談及對此類接觸感興趣。甚至,美國針對中國的腔調也弱化了很多,比如不再談完全脫鈎,而說要降低風險。詹姆斯·帕爾默指出,中國不相信美國政策在事實上起了變化。要知道,美國人的行動,並不總是與其官員的聲明相符,比如他們說不想遏制中國,但同時,特工部門和五角大樓官員卻在制定完全為了遏制主要對手的措施。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越來越傾向於此。不難看出美國的口是心非。比如禁止向中國出售Micron芯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指出這是經濟上的強迫措施。美國對中國實施類似的半導體領域產品和技術出口限制,並表示這是公平的,是出於國家安全利益考量。但這再次讓北京相信,華盛頓感興趣的是遵守那些符合其國家利益的規則。《外交政策》總結道,要想使北京相信美國願意談判,就必須更為誠實,兩大強國都應將對方視為朋友。
美國在亞洲安全問題上抹黑中國的目的未能得逞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5.06.2023
美國在亞洲安全問題上抹黑中國的目的未能得逞
《金融時報》指出,歐盟與美國不同的是在試圖腳踩兩條船。一方面,歐盟國家一如既往將中國看成是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不想惡化與中國的關係。另一方面,布魯塞爾在政治層面不想與中國構建有別於美國的關係。歐盟正在考慮,歐洲5G網基礎設施全面禁止華為產品。此前布魯塞爾只是建議歐盟成員國拒絕華為產品,但最終決定由成員國自行做出。歐盟僅有1/3國家禁止華為產品在5G關鍵基礎設施上使用。指令中沒有禁止字樣,但洞悉此問題的人認為,如果包括德國在內的成員國拖沓和不想獨自設禁,那麼歐盟或對那些可能造成安全威脅的公司下強制禁令。不管怎樣,新的限制措施,很難在2024年本屆歐盟委員會任期內制定完畢,因為歐洲議會批准新的法律需要時間。
歐盟正在考慮強制禁止成員國在建設5G網絡時使用構成 安全風險 的公司的設備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06.2023
媒體:歐盟或禁止在5G網絡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國有銀行正在降低美元存款利率。此項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中國公司,尤其是那些出口商以人民幣來結算外匯收入。目前,人民幣匯率達到歷史低點,令人沮喪的經濟數據、美國存款利率增加導致點差上漲、以及公司即將支付股息,都對人民幣造成壓力。世界兩大經濟體利率差距推動了“套利交易”,投資商們去申請低利率貸款,購買高收入的貨幣,以此獲利。中國央行迄今為止還很平靜,儘管5月份的人民幣匯率突破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心理價位。但分析師和交易商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將採取措施,如果人民幣下跌超出預想範圍的話。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已協助美國沒收與朝鮮犯罪團伙有關人員的數百萬美元資金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6.2023
幣安協助美國沒收與朝鮮犯罪團伙有關人員的數百萬美元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今年已兩次因汽車質高價廉讓世界震驚。首先,上海車展上電動車讓西方競爭對手震驚。然後又傳出消息,中國車2023年第一季度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汽車出口中的翹楚。中國取得驕人的成績,主要仰賴於有遠見的工業政策。2009年,中國如“散財童子”,給電動車購車者付出大額補助。國家購買出租車和其它車輛,首選電動車,並為他們提供的補助是充電設備。省級政府撥出資金開採和加工汽車使用的蓄電池,同時還提供補貼。中國產業政策刺激了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保護主義措施在推動創新和增長。通常,國產車才能拿到補貼,儘管外國品牌也可能有類似資格。享受此項政策,應使用中國公司生產的電池。這樣,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相對於日本和韓國這些市場上的領先者擁有不錯的優勢。為在中國售車,外國車企不得不遵守規則,從而提高當地工業的水平。儘管有政府支持,電動車銷量直到 2019 年仍然疲軟。後來,中國允許特斯拉在上海開設自己的工廠,通過此類催化劑來提高中國本土製造商的興趣並提高競爭力水平。然而,中國電動汽車對西方汽車市場份額是否構成威脅,西方政客還未找到答案。西方公司可能會通過在中國深耕來應對,這些並非僅是為了銷售汽車,而是為了接近最成熟的客戶和供應商。
俄羅斯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