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608/1050919211.html
中國科研人員發現宇宙中最古老恆星遺跡
中國科研人員發現宇宙中最古老恆星遺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據中國國家天文台消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趙剛研究員帶領的國際團隊率先在銀暈恆星中發現了第一代超大質量恆星演化後坍縮形成的“對不穩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2023年6月8日,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6-08T12:20+0800
2023-06-08T12:20+0800
2023-06-08T12:20+0800
中國
宇宙
科研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982/36/1019823695_0:117:1600:1017_1920x0_80_0_0_dfb09e974c4e92d1171c7f04c5cb8bfc.jpg
相關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7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消息稱,理論預言第一代恆星的壽命極短,只存在於高紅移的宇宙之中,因此直接觀測到第一代恆星的難度極大。長期以來,銀河系考古領域一直致力於通過貧金屬星來研究第一代恆星,部分極貧金屬星(金屬含量低於太陽的百分之一)可能誕生於第一代恆星終結時形成的氣體雲,其化學丰度完整保留了第一代恆星演化產物的特徵,從而使我們能夠利用這些“活化石”揭示第一代恆星的演化歷史。理論研究表明第一代恆星的質量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數百倍,但人們一直未能從觀測上發現相關證據。通常發現的極貧金屬星保留了核坍縮超新星(core-collapse supernova, CCSN)的核合成產物,但這些超新星的前身星普遍小於100倍太陽質量。對於質量介於140-260倍太陽質量的第一代恆星而言,其核心處產生的正負電子對會減弱恆星內部輻射壓力,並導致恆星坍縮形成一種特殊的超新星,即PISN。與核坍縮超新星相比,PISN產物具有極為特殊的化學組成,在其演化後形成的氣體雲中誕生的第二代恆星會展現出極其罕見的化學丰度模式。論文第一作者邢千帆博士介紹,研究團隊結合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低分辨率光譜和日本昴星團(Subaru)望遠鏡高分辨率光譜數據發現了一顆化學丰度極為特殊的恆星(LAMOST J1010+2358),它是具有目前已知最低的鈉含量。該恆星的化學丰度還顯示出了強烈的“奇偶效應”,即原子序數為奇數的元素含量遠低於相鄰的原子序數為偶數的元素含量。此外,該恆星基本不含鍶、鋇等中子俘獲元素,幾乎未受到中子俘獲過程的影響。這些化學丰度特徵無法通過核坍縮超新星理論模型解釋,卻與260倍太陽質量的PISN理論計算結果高度吻合。這一髮現首次從觀測上證實了PISN的存在,並為第一代超大質量恆星(超過100倍太陽質量)形成和演化的觀測研究指明瞭方向。同時,PISN的前身星質量大、壽命短,小於300萬年,在其爆發後誕生的恆星極可能是迄今發現的最為古老的第二代恆星。論文通訊作者趙剛研究員稱,此項研究從觀測上證實第一代恆星的質量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數百倍,揭示了PISN在宇宙早期化學增豐過程中的貢獻,對研究第一代恆星的初始質量函數意義重大,並將對元素起源、宇宙早期的恆星形成和星系化學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https://big5.sputniknews.cn/20230421/1049737583.html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3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News
cn_C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1982/36/1019823695_0:0:1600:1200_1920x0_80_0_0_1e937bfbf590655fcba4a6a5a54f4b8e.jpg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中國, 宇宙, 科研
中國科研人員發現宇宙中最古老恆星遺跡
據中國國家天文台消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趙剛研究員帶領的國際團隊率先在銀暈恆星中發現了第一代超大質量恆星演化後坍縮形成的“對不穩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PISN)存在的化學證據,該成果證實這一超新星源自於一顆質量高達260倍太陽質量的第一代恆星,刷新了人們對第一代恆星質量分布的認知。
相關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7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消息稱,理論預言第一代恆星的壽命極短,只存在於高紅移的宇宙之中,因此直接觀測到第一代恆星的難度極大。長期以來,銀河系考古領域一直致力於通過貧金屬星來研究第一代恆星,部分極貧金屬星(金屬含量低於太陽的百分之一)可能誕生於第一代恆星終結時形成的氣體雲,其化學丰度完整保留了第一代恆星演化產物的特徵,從而使我們能夠利用這些“活化石”揭示第一代恆星的演化歷史。
理論研究表明第一代恆星的質量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數百倍,但人們一直未能從
觀測上發現相關證據。通常發現的極貧金屬星保留了核坍縮超新星(core-collapse supernova, CCSN)的核合成產物,但這些超新星的前身星普遍小於100倍太陽質量。對於質量介於140-260倍太陽質量的第一代恆星而言,其核心處產生的正負電子對會減弱恆星內部輻射壓力,並導致恆星坍縮形成一種特殊的超新星,即PISN。與核坍縮超新星相比,PISN產物具有極為特殊的化學組成,在其演化後形成的氣體雲中誕生的第二代恆星會展現出極其罕見的化學丰度模式。
論文第一作者邢千帆博士介紹,研究團隊結合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低分辨率光譜和日本昴星團(Subaru)望遠鏡高分辨率光譜數據發現了一顆化學丰度極為特殊的恆星(LAMOST J1010+2358),它是具有目前已知最低的鈉含量。該恆星的化學丰度還顯示出了強烈的“奇偶效應”,即原子序數為奇數的元素含量遠低於相鄰的原子序數為偶數的元素含量。此外,該恆星基本不含鍶、鋇等中子俘獲元素,幾乎未受到中子俘獲過程的影響。這些化學丰度特徵無法通過核坍縮超新星理論模型解釋,卻與260倍太陽質量的PISN理論計算結果高度吻合。這一髮現首次從觀測上證實了PISN的存在,並為第一代超大質量恆星(超過100倍太陽質量)形成和演化的觀測研究指明瞭方向。同時,PISN的前身星質量大、壽命短,小於300萬年,在其爆發後誕生的恆星極可能是迄今發現的最為古老的第二代恆星。
論文通訊作者趙剛研究員稱,此項研究從觀測上證實第一代恆星的質量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數百倍,揭示了PISN在宇宙早期化學增豐過程中的貢獻,對研究第一代恆星的初始質量函數意義重大,並將對元素起源、
宇宙早期的恆星形成和星系化學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