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月球“迷你水庫”

© Sputnik / Vladimir Sergeev / 跳轉媒體庫月球
月球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3.04.2023
關注
綜合中國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地質地球所)研究員胡森、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惠鶴九等科學家合作發現,撞擊玻璃珠可能是月球的“迷你水庫”—— 一噸玻璃珠中平均可含一斤水。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
論文通訊作者胡森對《中國科學報》表示,其研究證明撞擊玻璃珠可能是一個新的月球儲水物質,支持了月表水循環的猜想,也解釋了像月球一樣沒有大氣的小行星上水的潛在來源。
隨著對月球探測的日益推進,研究者認為,通過大量玻璃珠提取水前景可期。
從月球到火星乃至更遙遠的其他行星,尋找與“水”相關的線索一直是科學家研究行星歷史和生命宜居性的一個出發點。
目前,研究表明月表雖然有水,但含量低,且呈動態變化。同時,其高緯地區水含量明顯比低緯地區高,極區可能存在水冰。儘管月球幾乎沒有大氣,但月表同樣存在水循環現象。
美國宇航局(NASA)月球大氣與塵埃環境探測任務曾檢測到,月球空間環境中的水分子逃逸時間與流星雨事件相關。但經計算,流星雨的輸入水量明顯小於月球空間的水逃逸量,NASA科學家推測流星雨撞擊月球時會把月壤中儲存的一部分水蒸發到月球空間導致逃逸,並提出了月表水循環猜想。該猜想認為,月表10釐米到3米區域或存在未被發現的儲水層。
撞擊玻璃珠是太空中的隕石、小行星等撞擊月球後熔融月表的土壤和岩石,熔體濺射形成液滴冷卻後形成的。它們有的內部成分單一,有的含有氣泡、金屬、硫化物等不同成分。嫦娥五號和阿波羅任務中返回的月壤中含有岩石、礦物碎片、火山玻璃珠、撞擊玻璃珠等不同成分。此前撞擊玻璃珠中的水丰度尚未被詳細研究。此次中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珠內的水丰度從外至內逐漸遞減,形成“環帶特徵”。
根據研究結果,他們認為,這些直徑相當於頭髮絲粗細的撞擊玻璃珠(約30~150微米)是月球表面土壤中的主要水庫,但不包括月球兩極的冰。
在中國任務帶回地球的月球樣本中發現新的可再生水源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9.03.2023
研究:在中國任務帶回地球的月球樣本中發現新的可再生水源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