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解釋“全球文明倡議”的意義

© AP Photo / Lintao ZhangСи Цзиньпин на китайско-африканском саммите. Архивное фото
Си Цзиньпин на китайско-африканском саммите. Архивное фото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03.2023
關注
評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解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實際意義,以及西方與中國對文明理解的不同之處。
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時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
中國領導人解釋稱,這一倡議的基本含義是必須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平等。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時強調,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今天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王義桅認為,全球文明倡議是一系列倡議的延續,這些倡議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秩序的全球理念背景下提出的。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5.03.2023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將促進世界和平穩定
他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包括五大支柱,即政治、安全、經濟、文化和生態。此前中國先後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應該說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大支柱之一,特別強調了從人類文明的新形態高度來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義桅指出,這一新倡議表明瞭西方和中國對“文明”概念本身的不同看法。歐洲人習慣於稱自己為“文明人”,認為其他人是“野蠻人”。這種處世態度幫助他們多年來進行殖民活動。西方提出的現代術語——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國家區分開來,這有助於它們進一步劃分世界。他說:
“中國提出的文明理念與西方不太一樣。最早歐洲自稱‘文明人’,將其他地區定義為‘野蠻人’;認為自己是先進的,其他人是落後的,並借著這一名義在全世界範圍展開殖民活動。現在西方雖然也瞭解何為文明古國,但是卻表示西方文明才是唯一。換言之,文明在西方的口中從複數變成了單數。另外,美國在二戰後開始使用‘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國家’等詞彙,促使世界出現三六九等化的趨勢。中國式現代化則是要成為自己。中國一貫主張世界是平等和多樣的,傳統文化應該滋養現代化的發展,而不是成為現代化的阻礙。我認為,這是用中國式文明來理解現代化的重要原因。”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強調,從實際角度出發倡議加強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拓寬人文領域的合作渠道。
中國國家主席表示:“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國與國應有的相處之道。”
該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
俄共領袖在莫斯科集會上強調十月革命的重要意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3.2023
俄共領導人稱可能會在週四下午決定習近平訪問俄羅斯的日期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