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印度遠未準備好取代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 AP Photo / Ng Han Guan中國2月份採購經理指數超預期,經濟復蘇態勢進一步明朗
中國2月份採購經理指數超預期,經濟復蘇態勢進一步明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6.03.2023
關注
香港《南華早報》3月15日刊文稱,面對來自北京的限制,堪培拉表現出堅韌的一面。澳大利亞總理近期訪問印度,期待利用這個潛在出口市場,取代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印度準備好取代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那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文章說,將中國與印度進行比較就像將蘋果與橙子進行比較,唯一的相似之處在於人口數量都超過 10 億。 隨著與中國經濟“脫鈎”進程緩慢開始,美國正鼓勵澳大利亞等盟友押注印度。印度越來越被澳大利亞等國看作天然盟友,被視為對中國經濟和軍事的制衡力量。
為此,西方希望通過外資注入,讓企業逐步從中國轉移到印度。2023 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將印度列為全球第 131 位,在亞太地區 39 個經濟體中排名第 27 位。
事實上,印度政府對某些經濟部門的外資設置了股權限制,稅法中也有諸多含糊不清的表述。這導致印度的外資直接流入量佔全球比重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期間從 3.4% 下降至 2.8%,而中國佔比從 14.5% 上升至 20.3%。
文章指出,比較中國和印度經濟的相對規模: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 17.7 萬億美元,而印度為 3.2 萬億美元;印度投資僅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0%,而中國為50%;印度經濟的20%來自製造業,而中國則為30%。
通過投資建設國內公路、機場、港口和鐵路網,以及簡化外國直接投資法規,中國能夠有效地將其產品從工廠送到消費者手中,使其成為一個有投資前景的國家,更不用說改變國內新舊城市景觀的世界級基礎設施。
儘管印度經濟取得了進步,但貧困仍然是龐大都市的一個決定性特徵。印度儲備銀行前行長拉古拉姆·拉詹談到印中競爭時表示:“印度將取代中國的論點還為時過早,因為印度目前的經濟規模要小得多。”
不幸的是,印度目前無法實現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期望。西方在與中國經濟“脫鈎”情況下,簡單地寄希望於印度龐大的人口數量。中國正將自己轉變為技術驅動型經濟體。相比之下,印度正試圖將自己定位為市場驅動型經濟體,利用其龐大的人口作為製造業基地與中國競爭。
文章稱,澳大利亞可能只是沿著以往經驗的道路繼續尋找朋友,就像它過去與英國和美國所做的那樣。在堪培拉,任何將印度視為中國替代國的想法都是脫離現實的,將本國的出口行業置於危險境地。
研究:中國成為印度農產品第二大進口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3.2023
研究:中國成為印度農產品第二大進口國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