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聯邦外交部:中俄合作潛力遠未耗盡,新的國際形勢帶來新的機遇

© 俄外交部俄羅斯外交部第一亞洲司司長格奧爾吉•季諾維也夫
俄羅斯外交部第一亞洲司司長格奧爾吉•季諾維也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3
關注
俄羅斯外交部第一亞洲司司長格奧爾吉•季諾維也夫在外交工作者日之際接受了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採訪。他在採訪中介紹了莫斯科和北京如何在彼此的支持下光榮地戰勝外部對雙邊關係的“離間”,兩國間貿易額何時能夠實現計劃中的2000億美元,以及中俄為重啓受疫情重創的旅遊業所做的工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格奧爾吉·韋尼阿明諾維奇,您如何看待俄中關係現狀?今年雙邊關係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您覺得,雙邊關係發展的主要挑戰是甚麼?今年,俄羅斯外交部為進一步深化莫斯科和北京的合作,為自己設定了哪些任務?
季諾維也夫:根據兩國領導人—俄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的總體評估,俄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處於前所未有的水平,是歷史上的最好時期。雙邊關係的特點是高度互信,在最廣泛的議程上進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對話,對外部挑起問題與矛盾的企圖有很強的免疫力。
我們互動的最佳品質與強度儲備,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現在很明顯,我們生活的時代正在成為整個國際關係架構的轉折點。烏克蘭危機只是西方對我國強化制裁的藉口。美國及其僕從國已做出決策,全面破壞與我們的經貿合作,對俄羅斯實施金融和技術孤立,損害其長期發展前景,最大程度地破壞經濟和形象,目的是動搖國內政治局勢。
與此同時,華盛頓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摸索所有新的“痛點”,對莫斯科和北京採取公開的雙重遏制路線,更加頻繁地對我們的關係進行明目張膽卻徒勞無功的“挑撥離間”。我們正光榮地經受所有考驗,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當前形勢下,俄中成熟的戰略對話正起到主要作用,其基礎是相互信任,並在影響國家利益的關鍵問題上相互果斷支持。莫斯科和北京對於造成當今世界秩序、國際安全保障體系危機的原因有著共同看法,在全球和地區議程主要問題上有著共同的立場,為持續加強雙邊合作創造了客觀條件。
俄經濟發展部:中國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1/5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1.02.2023
俄經濟發展部:中國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1/5
去年,俄中首腦舉行了兩次面對面會晤。2022年2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借奧運會開幕之際對中國首都進行了訪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卓有成效的談判,這是兩國領導人自新冠疫情暴發兩年半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接觸。會談結果是簽署了15份雙邊文件,通過了一份頗具分量的聯合聲明,指出“兩國友好沒有止境”,而“合作沒有禁區”。9月15日,中俄首腦在上海合作組織撒馬爾罕峰會期間舉行了會晤,具體討論了經貿合作和地區議程中的關鍵問題。在臨近年底的12月30日,雙方又舉行了內容豐富的視頻會談。會上指出,俄中關係正當之無愧地經受所有考驗,展現出成熟與穩定,不斷蓬勃發展,其戰略性質已得到證實。
我們相信,俄中雙邊合作的潛力還遠未耗盡,新的國際現實為兩國開闢了更多機遇。我們將努力推動兩國關係邁上新的更高水平,推動兩國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據中國海關數據,截至2022 年底,俄中貿易額增長了29.3%,實現創紀錄的 1902.71 億美元。您覺得,在世界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是甚麼推動了這種增長?2023年貿易額能否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您認為,為實現這一目標,兩國哪些領域的經濟合作值得關注?
季諾維也夫:儘管外部形勢嚴峻,全球風雲變幻,但中俄務實合作在穩步加強,貿易額每年增長近三分之一。據俄羅斯初步統計數據,去年的貿易額是1850億美元,創下新的紀錄。中國仍是我們主要和可靠的貿易夥伴,雙方確認願進一步深化互利經貿交流。
毫無疑問,雙邊貿易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供需動態、我們傳統出口商品的價格變化,但雙邊貿易額持續穩定增長的根本基礎是互信。這種互信經過多年時間,已在我們之間的各個層面形成,並經受住了考驗。我堅信以此為依託,無論外部有何挑戰,我們都將持續順利地發展雙邊關係。
中俄之間有很多契合點,兩國經濟非常互補,務實合作領域廣泛。俄羅斯在能源領域,對華石油供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然氣出口量在逐步增加,核電站正在建設中。交通運輸方面,去年我們同時投入運營兩座橋梁: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黑河之間的公路橋,下列寧斯科耶與同江之間的鐵路橋。農業、工業和諸如航天和通信領域的高科技合作也在發展。
所有這些都讓人有理由期待,兩國首腦早前制定的2024年2000億美元貿易額任務將提前完成。毋庸置疑,我們不會就此止步,我們將繼續前行。
習近平將於2023年春季出訪莫斯科,這將成為俄中兩國關係中的頭等大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01.2023
俄外交部:習近平訪俄將成為2023年兩國關係的頭等大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國取消了防疫限制,2023年2月6日起恢復中國公民赴20個國家出境團隊旅遊,其中包括赴俄團隊游。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宣佈,俄羅斯公民可提交赴華旅行簽證申請,在此方面沒有任何限制。但中國外交部對可能恢復辦理旅遊簽證暫且不予置評。請問,兩國是否在討論全面恢復發放旅遊簽證?您覺得,何時可完全恢復相關進程,並達到疫情前水平?
季諾維也夫:我們歡迎中國政府逐步取消新冠疫情限制,逐步恢復中國公民包括赴俄在內的出境旅行。目前,我方對接待中國遊客沒有任何限制。根據2000年2月29日中俄政府間相關協議,他們可持所需類別簽證或免簽入境。有關部門已在開展免簽旅遊準備工作,我們期望逐步恢復俄羅斯到中國的旅遊客流,期待中國夥伴做出相應決定。
我們堅信,通過共同努力,將能夠確保全面恢復大規模互利旅遊交流,這對中俄進一步加強雙邊各領域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旅行社宣佈,準備接待中國遊客。在西方因烏克蘭局勢實際上已停止同俄羅斯接觸與交流的情況下,莫斯科是否有計劃重點發展對華旅遊業。俄方能為中國遊客提供甚麼?
季諾維也夫:俄羅斯歷來是中國公民旅行的受歡迎方向之一,疫情前,每年約有200萬中國遊客訪問俄羅斯。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是他們的主要旅遊目的地。同時,前往俄羅斯其他地區的旅遊人次也在逐漸增加。
我們預計在不久的將來,考慮到疫情限制的解除,中國旅遊客流將逐步恢復,中國公民將不僅可再度遊覽他們喜歡的地方,而且還可以發現新的路線,去瞭解我們廣袤國家不同地區的傳統與文化。毫無疑問,旅遊交流應文明有序地進行,提供應有的遊覽和保險支持,為俄羅斯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我們願繼續加強與中國在旅遊領域的合作,為此,我們建立起由兩國相關部門監督的相應協調機制。我們希望,有序的聯合協作將有助於該領域交流的進一步發展。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2-2023年是中俄體育交流年。您認為舉辦此類交流年有多重要?總體來看,舉辦此類主題活動雙邊關係意味著甚麼?
季諾維也夫:對我們國家來說,舉辦跨國主題項目已成為優良傳統。根據兩國首腦決定,2022-2023年為中俄體育交流年。這是第八個此類大型項目,此前我們舉辦過科技創新年、旅遊年、媒體交流年和青年交流年等活動。這些倡議引起人們的廣泛共鳴和支持,給參與者們留下了最溫暖的回憶,有力推動了各自領域的交流發展,為鞏固中俄關係的社會基礎做出了貢獻。
在體育交流年框架下,計劃開展的活動涵蓋青少年、群眾和大學生體育、教育、體育科學和人才培訓等領域的互動。兩國負責部門正落實相應的計劃,已舉辦約百場活動。其中主要的有2022年12月15日至20日在吉林舉辦的第三屆中俄冬季青少年運動會。我們期待今年的比賽更加精彩紛呈,包括在重慶舉行第九屆俄中夏季青少年運動會、葉卡捷琳堡國際大學生體育節,以及“未來運動會”項目框架內的一系列賽事。
我們期望,在體育交流年的幫助下,盡可能多地將中俄青年納入雙邊關係軌道,借助體育強大的凝聚力,將友誼和競賽傳統代代相傳。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與中國夥伴討論“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的替代方案,首先是經蒙古國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如果就此項目達成共識,是否有助於鞏固北京和莫斯科的能源貿易?談判是否存在障礙?蒙方對此項目的實施是否感興趣?
季諾維也夫:與中國夥伴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是長期互利的,近年來的推進也非常順利。“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已成為連接兩國最為重要的能源大動脈之一,正逐步達到設計產能。此外,我們正在組織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天然氣供應。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探討從俄羅斯經蒙古國向中國鋪設幹線天然氣管道的想法。這一前景廣闊的能源項目一旦落實,將使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多元化成為可能,通過將關鍵的西伯利亞氣田產品從歐洲轉輸給我們更為穩定和可靠的中國夥伴實現。可靠路線進口渠道的多樣化同樣對其沒有阻礙,俄中蒙三方合作也將獲得新的動力。
蒙方對各項計劃的落實持建設性態度,正全力協助我方專家。同中方的合作在兩國感興趣的公司層面展開。我們希望,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夠達成相關協議。
俄羅斯謝肉節和中國春節有哪些共同之處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2.2023
俄羅斯謝肉節和中國春節有哪些共同之處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年3月初,中國將舉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預計兩會將選出國家領導人,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總理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您對兩會後北京和莫斯科的雙邊關係,在兩國共稱“歷史最佳”後的發展有著怎樣的預期?
季諾維也夫: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管理體系中起到關鍵作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在北京結束。此次會議是中國未來若干年政治生活中最為重大的事件。習近平再次當選為中共總書記。俄羅斯對二十大結果表達了政治上的支持,普京總統就此向習近平發出賀電。
基於去年秋天做出的決策,今年三月,中國將更新領導層,並選舉政府、人大、政協新一屆領導班子,雙方在現有廣泛高層合作機制框架下將進一步深化雙邊交往。
我們堅信,中國將在加強與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方面保持連續性,這符合我們作為最大鄰國的共同利益。如果說我們的關係會有何變化,那只能是變得更好。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