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去哪兒了?中國特大城市在農歷新年到來之際再次變得空蕩蕩

© AP Photo / Andy Wong目前中國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穩步下降態勢
目前中國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穩步下降態勢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4.01.2023
關注
評論
對外國人來說,中國農歷新年具有根深蒂固的熱鬧慶祝的形象,每家每戶都有煙花、舞龍、集市和新春遊園活動。然而,對於北京或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來說,情況並非完全如此。如果說過去三年來,全國範圍內的旅行都受到限制的話,那麼今年一切都變了——中國人再次大規模地返回家鄉,在這個除夕夜,空空如也的大城市令人不習慣地安靜。對於初來乍到中國並且已經習慣新冠病毒現實的許多外國人來說,當所有人都留在城市沒有人離開家時,一年中的主要假日期間空蕩蕩的街道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
1月21日上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駐北京記者騎著自行車環城而行,想通過相機鏡頭捕捉首都街頭的遊園活動和擠滿幸福市民的街道。但在騎行經過地壇、王府井、前門、南鑼鼓巷、亮馬河風情水岸等所有標誌性景點後,他驚訝地發現,北京三年來第一次空空如也。在取消新冠限制後,假期大遷徙開始了——所有人再度返鄉了。許多人三年來從未離開過北京,在此期間他們也沒有見到父母。
北京市布設的一處春節景觀設施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1.01.2023
中國人除夕夜做甚麼?
廟會尚未開市,公園中只有一小群老人和困惑的外國人在散步,購物中心為今年最後一批顧客服務,而各個餐廳的員工們——服務員、廚師和管理人員——已經關門,以便在小圈子里慶祝工作年的末尾,為新年盛宴準備一切東西。
居住在上海的商業顧問安東告訴衛星通訊社,中國新年往往只在小城鎮慶祝得更加熱鬧,因為人們往往是從其它省份前來北京或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打工的。但在疫情的三年里,在全國旅行受限的情況下,所有人都習慣了在大城市舉行大型遊園活動的做法。過去三年對中國來說多半是一個例外,所以今天空蕩蕩的街道不足為奇。中國正在回歸人們所習慣的生活節奏。大流行病已經成為過去。
“春節以及在大城市慶祝春節的方式與市民的觀念沒有任何共同之處,這有幾個原因。首先,大城市的勞動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外來人口。而按照節日的傳統和精神,他們一定會努力返回家鄉,在家中迎接新年。今年,中國傳統的‘春運’交通緊張情況捲土重來。其次,在許多大城市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和其它看似不可或缺的節日屬性。結果,我們的街道空無一人,幾乎完全缺乏任何關於春節假日的習慣概念。然而,這並非例外,而多半是‘春節’期間似是廢棄地的大城市的常見狀態。今年大都市地區再次空蕩下來的事實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好兆頭。這意味著,一切都恢復正常了。”
安東指出,他所認識的大多外國人在此期間普遍更喜歡出國到東南亞旅遊,那裡也慶祝節日。如果您想沈浸在真實的假期氛圍中——最好從大城市出發,前往中國腹地。
“幾乎我認識的所有老外此時都離開中國,欣賞東南亞的美景。如果你的靈魂需要包餃子和舞龍,那麼你就需要問問你熟識的中國朋友,去征服他們的故鄉,在那裡你一定會享受到傳統的盛宴,收穫‘紅包’,並在無盡的爆竹聲中驅走所有的邪靈,”他說。
中國春節旅遊人數消費輕微下降 本土疫情散髮或是最關鍵影響因素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7.02.2022
中國春節旅遊人數消費輕微下降 本土疫情散髮或是最關鍵影響因素
那些仍然決定留在北京的外國人低調慶祝節日——他們呆在家裡,在公園裡散步,享受這座城市難得的寧靜。居住在首都北京的英國翻譯山姆告訴衛星通訊社,通常來說他很少慶祝“春節”。但是,在娶了一個中國女人之後,他開始遵循所有的傳統:
“傳統上這不是我慶祝的場合。但我妻子是中國人,所以這是她和她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我們通常和她的家人一起參加慶祝活動。在除夕夜,我們做中國傳統的事情——和家人們一起在家做年夜飯,然後看電視上的春節聯歡晚會。我們計劃在本週晚些時候與我妻子的一些親戚共進晚餐。我們也可能會出去看電影或吃飯。但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家裡放鬆。”
山姆指出,儘管周圍平靜,但經過三年的“新冠清零”政策後,中國實際上已經開始“復蘇”。這從特別誠摯的氣氛中可見一斑。而空空如也的北京也只是這種情況的一個良好佐證——所有人重新上路了。
“今年似乎出現了真正的混合。很多人呆在家裡,但也有很多人去旅行。我妻子的一些家庭成員也選擇了今年不在家過節。三年沒有離開北京,他們決定假期去旅行。每年這個時候,北京通常比其它地方安靜,但這與前兩年有很大不同。我想很多人都會回到他們的家鄉。無論如何,今年的氣氛肯定更加喜慶。終於感覺我們開始跨越新冠繼續前進了。
俄羅斯有望於3月末至4月初迎來大批中國旅遊客流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0.01.2023
俄旅行社:俄羅斯有望於3月末至4月初迎來大批中國遊客
今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到2月15日結束,共計40天。據估計,探親將佔客流的55%左右。 民工將佔客運量的24%左右,旅遊和商務出行約佔10%。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