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友誼:“熊貓外交”內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Sputnik / Vitaly Belousov  / 跳轉媒體庫Большая панда в вольере Московского зоопарка
Большая панда в вольере Московского зоопарк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11.2022
關注
評論
中國被認為是實施軟實力政策的高手,主要標誌之一就是“熊貓外交”。上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積極向其他國家捐贈大熊貓,以緩解冷戰的緊張局勢。熊貓在當今中國外交中的作用有多重要?它的內涵是如何變化的?中國捐贈過多少只大熊貓?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根據公開數據估算,21世紀至少有66只大熊貓生活在中國境外。在“熊貓外交”整個過程中,中國向世界提供了近100只大熊貓,其中包括在異國他鄉出生的大熊貓。
今天,幾乎可以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每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看到大熊貓。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在上世紀,得到一隻大熊貓作為禮物並不容易。

緩和冷戰局勢

中國歷史上,女皇武則天第一次將大熊貓作為禮物送給另一個國家。685年,兩只大熊貓被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然而,“熊貓外交”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成為常規做法。
© Sputnik東京動物園
東京動物園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11.2022
東京動物園
1952年至1982年間,有23只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給蘇聯、英國、德國、西班牙、朝鮮、墨西哥、美國、法國和日本。
起初,大熊貓只被贈送給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將一隻大熊貓送去歐洲或更令人難以置信的美國動物園似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1958年,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Heini Demmer)用三隻長頸鹿、兩只犀牛、兩只河馬、兩只斑馬換來了北京動物園的大熊貓“姬姬”。“姬姬”原本計劃去美國的一家動物園,但由於當時美國政府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甚至對大熊貓)的敵對態度,“姬姬”被拒絕入境美國。
結果,它被英國倫敦動物園接收,“姬姬”在那裡成為真正的“名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會徽的原型正是這只大熊貓。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開始利用“熊貓外交”實現與西方國家關係正常化。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吳非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大熊貓在上個世紀中美關係正常化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著名的‘熊貓外交’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中美關係轉好,美國對中國的認識很多也是從熊貓開始。熊貓是中國特有種,既屬於熊科,又兼具性情溫和的特點,能夠很好地代表中國外交的基本態度。我認為與其講太多外交政策,不如通過大熊貓更能瞭解中國外交的態度。”
1972年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訪華時,他和第一夫人應邀參觀了北京動物園。當時的人還記得,中國時任總理周恩來遞給尼克松妻子一包熊貓香煙,問她是否喜歡這樣的禮物。美國第一夫人以為是在遞香煙,所以拒絕了。周恩來笑著說要把包裝上的動物捐給美國動物園。一段時間後,一對大熊貓“玲玲”和“興興”被送去美國國家動物園。
吳非指出,這種交流是其他動物無法比擬的,也是其他國家難以想象的。大熊貓作為中國的象徵,有著特殊的意義。
“實際上大熊貓的外交特色很難被替代,因為很少有動物能夠把一個國家的形象代表出來,並且在國際上產生較大影響。比如澳大利亞也曾多次向其他國家贈送考拉,但是效果似乎沒有大熊貓明顯。這也說明‘熊貓外交’對於其他國家還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今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可以進行效仿,把自己具有代表性的、有意思的、象徵和平的動物進行贈送或租賃,以增進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吳非說。
因此,同樣在1972年,大熊貓被贈送給日本,一年後又被贈予法國和英國。
蘇聯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並有幸獲得一隻大熊貓作為禮物。1957年,在慶祝十月革命40週年之際,中國向蘇聯贈送了一隻名叫“平平”的雄性大熊貓。兩年後,蘇聯又收到了另一隻象徵中蘇友誼的雌性大熊貓“安安”,兩只大熊貓組成了一對。
在現代俄羅斯,大熊貓“如意”和“丁丁”於2019年在兩國建交70週年之際出現在莫斯科動物園。當時,熊貓館的第一批參觀者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兩只熊貓將在莫斯科動物園居住15年。

毛茸茸的中國形象

吳非稱,中國的大熊貓是一種獨特的軟實力。據他介紹,熊貓完美地履行了媒介的角色,是中國文化、形象和善意的傳播者:
“隨著中國的慢慢崛起,今天的‘熊貓外交’依然具有魅力和意義。因為任何國家的政策都比較強硬,受各種因素影響,其他國家的百姓往往對此認識並不全面。這時就需要一個媒介來進行溫和信息傳播,而大熊貓恰恰適合發揮媒介作用,輔助對外宣傳,講好中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在各國對婦女兒童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小時候的姿態特別可愛。比如在台北,大熊貓的受歡迎程度遠高於任何政治人物,包括台北動物園的大熊貓館也位於門口附近的黃金位置。應該說大熊貓為兩岸的民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反映了‘熊貓外交’的效果顯著。”
“熊貓外交”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國大陸向台北動物園捐贈大熊貓作為禮物。在北京舉辦奧運會的2008年,“團團”和“圓圓”兩只大熊貓被送往台北動物園,作為加強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經濟聯繫的標誌,它們的名字共同構成了 “團圓”一詞。很快它們生下雌性幼崽“圓仔”。
然而,今年11月,“團團”和“圓圓”的幸福生活被打破,雄性大熊貓“團團”被查出患有惡性腦瘤。本月早些時候,大陸派專家到台灣幫助治療“團團”。然而,醫生無力輓救它,“團團”於11月19日不幸離世。
即使是這樣一個悲傷的事件也讓兩岸變得統一起來。兩岸的醫生齊心協力,“團團”的病情每天都在島內和大陸的各大主要媒體上報道。“團團”的健康狀況在微博和推特上都令人擔憂。而現在,當“團團”離世後,人們在動物園組織了一場紀念活動,並在那裡獻花。
© Sputnik台北動物園
台北動物園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30.11.2022
台北動物園
目前,大熊貓的數量估計約為2300只,其中約500只生活在動物園內。
新聞時間線
0